英国出现提前大选的原因

如题所述

  每次提前的原因都不同——

  从实践看,真正按期改选的情况为数不多。其中,有些是客观上的原因造成的。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届下院延续了9年。出现不按常规改选的情况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原因,是执政党想利用下院选举作为其连续执政的砝码。
  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届内的两次下院选举也都是提前进行。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后,为了整治长期萎靡不振的英国经济,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套“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改革计划,咬紧牙关度过了起初3年的艰难岁月。到了1983年,撒切尔夫人改革产生了成效,英国经济开始迈出低谷,国际贸易顺差达53亿英镑,创历史纪录,长期遏制不住的通货膨胀率在1983年3月降至4%,为15年来的最低点。撒切尔夫人看准这一时机,宣布将下院原定到1984年5月的任期提前到1983年6月进行大选,并将保守党的竞选纲领确定为继续贯彻撒切尔政府过去4年所推行的方针政策。刚尝到改革甜头的大部分英国人自然将选票投给了保守党。选举结果,撒切尔夫人不仅蝉联首相,保守党也在下院中获取了61.7%的议席,取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压倒多数的议席。
  从表面上看,1992年4月9日进行的战后第14届大选是一次照常规进行的下院选举,实际上,梅杰政府这难得的一次按期选举也仍然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这次选举,保守党虽然获得了胜利,但赢得十分艰难,保守党在下院中的议席从1987年大选时的101席多数锐减到了21席多数。显然,这次选举并非保守党的黄金时间。梅杰接替撒切尔后,就为如何保证保守党在议会的多数煞费苦心,一直在寻找提前大选的有利时机。梅杰政府曾想利用海湾战争的声望在1991年5月提前大选,但反对党工党自从1988年产生新任领袖金诺克后,不断调整政策,主动理顺与保守党政府的关系,重视对党内进行整顿。最重要的是,在1991年5月地方选举中,工党利用“人头税”问题大出了风头,使得梅杰政府打消了5月提前大选的念头。随后,工党又利用保守党医疗改革计划发动攻击,迫使梅杰政府想在11月提前大选的方案又流产了。
  从2001年英国大选,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执政党在任期内是如何择机举行大选的。英国工党是1997年5月开始执政的,4年来,英国的政治、经济形势都不错,因此,英国媒体普遍猜测布莱尔将会乘着民意不断升高的东风,提前举行全国大选。5月3日本是英国法定的地方选举的日期,春风得意的布莱尔本打算将这一天同时定为大选的日期。但不曾想到,自2月始,一场席卷英伦三岛的口蹄疫使得英国“国难当头”,布莱尔不得不在4月2日做出推迟大选的决定。这是布莱尔首相在同自己的助手们进行商谈,并权衡利弊之后所做出的决定。他不希望对全国发出一个政府目前没有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付口蹄疫问题上的信息。但很快,在5月的第三天,布莱尔就宣布,英国已战胜了口蹄疫危机,并宣布6月7日为大选日。布莱尔急于要提前举行大选,即使在口蹄疫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未如众多国会议员和政治团体所呼吁的那样,将大选推迟到当年秋天,而是仅仅将选举日期推迟了有限的一个月,这其中是有其用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