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作品风格,李白的著名诗篇,以此作文,800字以上。文体不限

如题所述

白(701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李白与杜甫 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 是李商隐、杜牧)。中 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 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 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 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 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代表 作品有:《蜀道难》、《静夜思》、 《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 伦》《将进酒》。

姓名:李白 职业:诗人、供奉翰林 别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宗教信仰:道教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唐剑南道绵州或西域碎叶 出生日期:701 逝世日期:762 主要成就: 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 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 面 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 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开创了 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代表作品: 《蜀道难》、《静夜思》、 《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 伦》《将进酒》

人物简介

李白

李白.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终身不得 志,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 向上的精神。

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 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 变,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继屈原 之后,是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大量诗 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 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 贵,一部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存诗 近千首,有《李太白集》,也是盛唐时期诗 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壮年时(公元726年)只身出天 府蜀州,南到洞庭湖,东至越州(今绍 兴),寓居在安陆应山。直至晚年(公元742 年),因贞洁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 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适应官场环境, 在京仅两年半,然后由如贵道士推荐山东 省济南的道观,开始了云游四方的漫游生 活。

生平经历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 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 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 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 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 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 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 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 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 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 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 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 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 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 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 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 市中去。

李白

太白作清平调图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 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 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 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 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 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 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 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 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 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 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 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 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 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 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 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 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 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 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 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 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 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 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 《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 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 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 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 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在洞庭湖 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 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 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 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 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 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太白醉酒图 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 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 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 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 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 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 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颓之 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 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 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 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 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 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准备 去越州(绍兴)。可是在途经淮南病倒了。 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 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 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赶往繁华都市会 稽(绍兴),越州山水甲天下,让李白流连 忘返,尤其是会稽山、镜湖、天姥山、兰 亭、东山等地,李白与贺知章可谓忘年交, 又想效仿谢安建功立业,对魏晋风流更是钦 羡不已,在越中寻仙问道,陶醉在绍兴美景 的他,留下了近百首诗,李白其后数次重游 会稽,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 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 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会稽归,回 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04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追答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李白,你就是一道风景。
在一个书声琅琅的早晨,我认识了你。你吟着那首响彻千古的思乡之曲,大步向我走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系千载,从此,我与你有了解不开的情绪。
在那个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你是一个神话,一道风景。你胸怀天下,在长安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你自己的传奇。好一个桀骜不训的你。“酒入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化作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你无奈地写出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
你是一道风景。你,不屈权贵,敢于直谏。“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偏舟。”终于有一天,你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不满,留下了一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流传的佳话。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英雄又仅千万?而你,你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历史长河中,浅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者有之,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者有之,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则”者有之……但是你,你在大唐那个太平时代里,在盛世那个逢迎岁月中。你在天子面前一脸正气,在权贵面前一腔蔑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你在朋友落难之时倾尽全力相助;“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仍豪气不减。
你是一道风景,你也是我的一面镜子。在我虚度光阴时,我会想到你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我碰到困难时,你又告诉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我意志消沉时,你又鼓励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第2个回答  2014-10-04
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因文章飘逸洒脱,想象奇特超凡,又因为人放旷不羁,云游神州大地,赢得“诗仙”美名。追答

李白喜欢喝酒,在《将进酒》,极言饮酒之乐。既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的感慨,又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与尔同 销万古愁。”的豪饮。李白斗酒诗百篇。饮酒之诗还有《月下独酌》。

李白蔑视权贵。给皇帝写诏书时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鞋。 他常常写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 懑,表达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 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他在 作品 《宣州谢朓楼饯别 校书叔云》写道:“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 意,明朝 散发弄扁舟。”
在《行路难》里 写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孤高傲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他与杜甫结下了忘年交。 李白与杜甫初次相遇在天宝三年 (744年)。 两 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同时相遇的 还有高适,三人同游梁宋,相与豪饮 畋猎。 两个 人互赠诗作。 杜甫赞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 杯”(《不见》。李白与汪伦结下的友谊有诗为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有着伟大的谦虚。 长江之畔的黄鹤楼,让无数的文人墨客 流连忘返,心怀遐想。登临此地的文人 雅士题诗作文,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世 佳作。唐代诗人崔颢题写的七律《黄鹤 楼》,更是出类拔萃,成 传说在崔颢写下这首七律之后,某一 日,著名诗人诗仙李白也来到此地,登 上了黄鹤楼,看到了许多人都看到的壮 美景象。却在发现崔颢的题诗后,竟搁笔而 去。

李白的诗想象雄奇。他在《蜀道难》里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 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 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天宝元年, 李白应唐玄宗之诏 来到京都长安。年过八旬的贺知章在道教 的紫极宫见到李白,观其人赏其文,贺知 章当即赞叹“此天上谪仙人也”。 由于李白斗酒诗百篇 、诗成泣鬼神的超群才情和飘逸风度,遂有“诗仙”美称。

他的诗作,常有神来之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写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愁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月亮“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文,恐惊天上人。”……

读他的诗,充满豪情。读他的诗,如饮甘醴。

他洒脱不羁。 唐玄宗的征召让 李白惊喜笑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 是蓬蒿人!”

他不畏权贵,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遗风。“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他不愿阿谀奉迎,也 不屑于与俗沉浮:“乍向草中耿介死, 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 子斑曲辞》)“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 颜。”(《古风》其12)。 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 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 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黄河落天 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揭露黑暗,歌颂劳动人民。 他用诗歌 表现他们的劳动生活:“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郎明月夜,歌曲动寒 川”(《秋浦歌》) 诗人描绘 她们的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 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 干行》)赞美她们的纯情:“秋风吹不 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其 3)歌颂她们的刚勇:“捐躯报夫 仇,万死不顾生。”
读李白的诗,懂得了他是为人民而歌的诗人。读李白的故事,明白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987字。

第3个回答  2014-10-05
对了
第4个回答  2014-10-05
对啊,百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