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一叶知秋,寒蝉不知了 求解?

那应该怎么对出它的下联呢?急急!!!!!!!!!求下联!!!!!!!!!!

我想了一个不知道 行不行?
百花布春 群雁随春归

在北半球,秋天的情形,无非就是这样: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或用古人话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当然,这也是收获季节。遍地庄稼成熟,满眼丰收景象。而随着直射阳光南移,气温渐低,大雁南飞,秋虫渐渐销声匿迹。经过温润的春天,喧闹的夏天,在秋日里,大地开始渐渐沉寂,清冷。

  这时候鸣叫的蝉,人们叫它寒蝉。其叫声,在柳永等诗人听来,是“凄切”的。蝉,也叫“知了”,在夏日晴响的阳光里,曾一直热闹地叫着。尽管有寓言讽刺它,说它整天宣告自己“知了”,事实上却一无所知。比如说,对那只躲在它身后,伺机捕捉它的螳螂,它就一无所知。那也许是它热昏了头,因为有些地方,也把它的叫声,理解成“热啊--热啊”。但是我相信,在秋天,它对季节的变更,对寒冷的消息,还是有所知的,它的叫声已显微弱,胆怯,正所谓“噤若寒蝉”。而它的凄切叫声,我更愿意理解为,是在告诉我们秋天的到来,提醒我们寒冷的逼近。

  对秋天麻木的,不是蝉,而是我们。生活在城里的我们。有句歌唱道:“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这是真的。成天忙忙碌碌,在人流车阵中,在喧嚣市声里,昨天什么样,今天也什么样,明天或许还将是什么那样。我们无暇停歇,甚至没功夫喘气,难以关注时光的脚步,自然也不可能顾及光阴的流转。《淮南子·说山训》所讲述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或唐人诗中所谓“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在我们,无异于对牛弹琴。当然,事实上,我们早已不喜欢读它们了,所以心灵日益粗糙,感觉日益麻木。

  而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感知到秋天的到来,这该要有怎样敏锐的神经,怎样纤弱的灵魂?我们的环境,是如此嘈乱,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紧张,我们的心思,是如此麻木。我们看不到上帝的微笑,听不到自然的隐语。我们是如此麻木不仁,对飘落的树叶视而不见,当然也就难以、也无心去分辨,哪一片落叶,寓示着秋天的到来。

  对时间的流动,置若罔闻,对细微的迹象,视而不见,我们迟钝的眼睛,当然也就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趋向与结果。我们甚至并不知道秋天。或者说,并不知道秋天的意味。

  我们不如古人更多情,更有闲。多情让人敏感,有闲则让人多思。有时想,在秋日凌厉的风中,绵密的雨里,古人所感受到的生命况味,不知要比我们,多出多少倍。一个秋字,加一个心字,心上的秋,即为“愁”,而这一个字,所涵盖的意蕴,又哪是寂寞、茫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之类语词所能尽述?

  在古人眼里,天地间不过阴阳二气构成,春夏属阳,秋冬属阴。秋气阴盛衰杀,人感之而衰。由阴阳衍生五行,而后与四季相配,秋属金,属性萧杀。与五音相配,秋属商声,商者,伤也。与五方相配,秋属西方,西方草木稀疏,石多人少,自不免悲凉之意。又有七情五志之说,在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序列里,秋属“悲”和“忧”。

  此外,古人以为,秋天适宜征发人们去作各种徭役,征夫与亲人,生离在秋天。那时的战争多在秋天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就连处死犯人,也在秋天,所谓“秋决”,兵勇与刑犯,和亲人们死别在秋天。而到科举时代,乡试(省级考试)在秋天,考取者即为举人,可获入仕的资格证,而榜上无名且累考累败者,自然是悲愁在秋天。甚至专有一个词语,就为他们而设,叫“秋士”。凡此种种,古人心上的秋天,真可谓“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此说来,春思秋悲,对古人来说,自是难免。这同时也注定了他们对这个季节的敏感。就像关节里的风寒,每到这个时节,总会提醒他们。也因此,他们更易见花惜泪,闻鸟心惊,更易从一绺云的移动,一阵风的轻拂,或一片叶的飘落,感知到生命的消逝。

  我执意相信,这样的感觉,只有诗人才配拥有。而诗人,我以为,就是时时在生活中,发现那一片片飘落的树叶,并从那叶纹、叶脉里,捕风捉影、寻觅诗意的人。

  说到诗人,10多年前,我也曾是,而且非常狂热。只是现在,觉得离诗太远,不敢再僭用其名,只好自谓“前诗人”。那时,还有很多人,也与我一样痴迷,沉醉其中。那时,流行的说法是:一片树叶落下,砸到10个人头上,就会有九个,是诗人。而现在,诗歌被淡忘了,冷落了,诗人,也便像深秋时节的树叶,没多少了。现在,人们热衷的是经商,牟利,人们感兴趣的,是投资,也投机,和取巧。这无可厚非。这是时代的必然。而这个时代,流行的说法也成为:一片树叶落下,砸到10个人头上,就会有九个,是经理。

  诗人少了,大地敏感的神经少了,感应的手足少了。对季节、光影、风景,诗意,人们也便不再有真切的感知。“一叶知秋”这成语,在流行的文本中,也便像秋日里的虫吟,渐渐,渐渐地,销声匿迹。

  学哲学的时候,知道有一个说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言下之意是说,没有全局的观念。而现在,我们连掉在面前的那片树叶,都无法感知,别说森林,恐怕连树木,都不能看到了。有个成语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现在,那片树叶,就飘落在我们眼前,别说泰山,我们连秋天,都看不见、也摸不着了。

  一叶知秋。念想着这诗意的成语,面对窗外的秋声、秋色、秋景,想想,我们活得是多么地充实而茫然,又多么地麻木而盲目。

编者:

一叶知秋,这的确是个很诗意的成语。昆虫因一叶落而知季节更替,所以噤若寒蝉。而人麻木,竟至无视于叶落而不知秋。果真是心灵日益粗糙,感觉日益麻木?

或许,这篇娓娓而谈的解词,能让我们的触角和心灵解冻复舒……

参考资料:http://bbs.ourgame.com/bbs_look.asp?Subject_ID=540&BBS_ID=200701245595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16
楼上的对得不够整齐~我刚回答了一个人的,但是不知道是同一个人提问的不~~万鸟对不齐相鸣~~
因为知了的别称是蝉~~
楼下的前一句不整齐,大对不上上联的一,是数词。
第2个回答  2008-10-16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百花迎春 万鸟争相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0-17
下联:
大雪瑞丰,浅禾满谷子。
禾与谷子同指水稻。这个可以吧。

那改为:片雪瑞丰,浅禾满谷子.如何,我个人认为那个"一叶"要的是意境,而不是刻意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