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内四区哪里地势高???

最好专业,最好每个区说一到两个地方。

大连房价高涨 60岁的老人哭了

作为中国东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连正在经受房价领涨全国并难以抑制的考验和困扰。

新建商品房价格高、上涨快,使大连成为今年全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城市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5月,大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都在15%以 上,有四个月的涨幅排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第一位,其中1月和5月涨幅高达18.9%,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3.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下半年, 虽然每月上涨幅度被控制在9%以下,但商品住宅均价却每月攀升,7月每平方米为5043元,10月已经达到每平方米5580元。

二手房价格上涨幅度同样令人吃惊。第二、第三季度上涨幅度均在14.5%以上,在全国分别排第二和第一。10月,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12.6%,市内四区每平方米均价达到5375元,上涨幅度全国第一。

在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新政出台后,大连房价为什么不抑反升、涨势强劲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问题拆迁”是助推大连房价高涨、凸显房价难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面积拆迁中小户型旧房受到普遍质疑

大连市和平广场南面的拆迁区内,尚有一些住户没有搬走,他们多是老年困难家庭。因为早已断水断电,楼房被拆得破烂不堪,一位自称老杨的大娘不得不在小区中间接从地下冒出来的自来水喝。本报记者 傅兴宇 摄

大连房地产市场让当地老百姓难以理解的现象之一,是许多普通居民一方面买不起新房子,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房子十分短缺,一方面他们又要被迫拆迁,政府规划 把不少房龄不长的中小户型住房扒掉重建新楼。这种“问题拆迁”不仅抬高了房价,也使这个文明城市的社会和谐面临考验。

在城市黄金地段大面积拆迁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建设的设施齐全的中小户型居民住宅,是“问题拆迁”的一个表现。最典型的“大动作”,恰恰发生在今年国家控 制房价这一关键时期。今年7月,大连市有关部门发出搬迁通知书,对大连和平广场南面及周围地区的3600多户居民进行拆迁。搬迁通知书上写着:星海湾金融 商务区建设用地拆迁是大连市2006年重点工程。该地段拆迁期限自2006年7月17日至2006年8月17日。拆迁通告发出后,立即引起广大居民的强烈 不满。
记者对大连市今年这个最大的拆迁项目进行了了跟踪调查。许多政府干部、当地群众和房地产专家告诉记者,这里被拆迁居民对政府的拆迁举动普遍不满,理由很简 单:第一,被拆迁的3600多户住房,面积大约有23万平方米,多是房龄20年左右的中小户型住房。政府为拉动投资和招商引资扒掉这些煤气、暖气和水、电 等设施齐全、使用价值很高的旧房屋,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第二,居住在这些旧房子里的人,多是破产、改制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中低收入群体,并且 有相当数量是老年“空巢”家庭,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新房子。一些拆迁户表示,和平广场附近是大连居住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大家很高兴居住在这些条件不错的小 房子里。这里住的绝大多数是中低收入家庭,没钱买新房。他们不能理解,政府为什么要打破他们安静的生活。

在大连市黄金地段的中山区三八广场附近,也有两块地因拆迁短房龄的旧房而陷入僵局。一块地涉及福海里的300多户居民,拆迁两年多仍没有最后完成;另一块 地涉及大连轻工学院宿舍144户教师的住房,11月中旬拆迁公告一见报,立即遭到这里居民的抵制。这些房子的房龄都不足20年,最短的不足六年,并且多是 中小户型。大连轻工学院宿舍的一批老教授、离休干部和福海里的一些被拆迁居民向记者反映说,作为尚有良好使用价值的房子,政府凭什么在没有征得产权人同 意,不顾及浪费资源和百姓感受,就决定将其拆迁卖地、招商引资呢?他们认为政府的这种行为有悖于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主张,应 当受到质疑。

“问题拆迁”拉动部分地段房价刚性上涨

大连一些干部群众、房地产专家和业内人士在分析大连今年商品房平均价格和上涨幅度均保持全国领先的现象时普遍认为,“问题拆迁”的确是拉动大连高房价的一个直接因素。

他们以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拆迁为例剖析拆迁带动房价上涨的原因。有数据显示,这次在和平广场附近拆迁占地12万多平方米,规划建设24万平方米的房 子,政府收取土地出让金11亿多元,仅楼面价格就达到每平方米4800多元,被认为是大连近年来出让土地最贵的地块。加上建筑安装费用等,未来这里建成的 商品房成本至少在8000元以上。这种地价不仅不能平抑楼价,而且会强力推动房价继续上扬,因为政府抬高地价一点,开发商就会抬高房价两点。另外,这里的 3600多户居民要拿钱出去买房。按拆迁23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偿5200元计算,被拆迁居民总计约拿到近12亿元购房资金,大大增加了对新房和二手房 市场的刚性需求,对大连市的房价形成了新的支撑。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以中低收入为主的拆迁户很难买到经济适用房或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大连市今年本来计划向 市场推出近万套经济适用房,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预计到年底能入住4000户就不错了。在和平广场附近被拆迁的几个60多岁的退休职工告诉记者,他 们在拆迁的日子里每人跑了几十天,几乎跑遍了大连市和郊区的所有商品楼盘,最便宜的房子在距离大连20多公里以外的旅顺北路三涧堡镇,房价是每平方米 4000多元,不仅没有产权,而且根本没有8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房子。几位老人哭着说:“我们怎么才能买到房子呀?”

和平广场地区的一位企业老总和几个被拆迁户告诉记者,在和平广场大面积拆迁旧房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其附近地区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均上涨了3000元左右, 许多拆迁户买不起房子成为严峻现实。今年4、5月份,和平广场附近新建高层住宅每平方米价格在7000元左右,离它300多米远、2000年交付使用的高 档小区星海人家的二手房价格为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国庆节前后,记者来到和平广场南面拆迁区采访,注意到那里尚有一些住户没有搬走,他们多是老年困难 家庭。因为早已断水断电,楼房被拆得破烂不堪,一位自称老杨的大娘和另外几个人,不得不在小区中间接从地下冒出来的自来水喝。她说,我不是不走,老头74 岁了,还有病,虽然是离休,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但拆迁后仍买不起房子,住49平方米的房子挺好的,可是现在不行了啊!

专家呼吁重民生轻“政绩”

大连一些干部、被拆迁群众和房地产专家说,大面积拆迁有使用价值的旧房,没人征求产权持有人和有关群众的意见。那么,开发商凭什么大拆大建呢?被采访者几 乎一致回答:开发商背后有政府的影子。他们举例说,今年以来,从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到大连轻工学院宿舍,从黑石礁到黄河路附近的居民拆迁,本来都是商 业化项目,但无一不是打着政府项目的旗号进行拆迁的,每个拆迁地块都有区、局级领导干部直接负责,与开发商和拆迁公司一体化运作,老百姓对拆迁没有维权和 参与意见的渠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问题拆迁”一头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超前需求”,一头为政府创造了高价卖地的空间,直接导致“天价新宅”。至此, “问题拆迁”拉动房价的恶性循环正式完成。

政府支持开发商不顾浪费资源和老百姓的感受,扒掉黄金地段那些不该扒的房子,主要是为赚钱。据记者了解,包括大连市级财政在内,土地收入所占的比例很大。其中,大连市的几个区,有的土地收入竟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把房地产当作拉动投资和GDP增长的“灵丹妙药”,因而在拆迁和房地产市场问题上出现了重招商引资、轻老百姓利益等偏差。有关专家指 出,各级政府应当把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而不应去做那种扒掉那些不该扒的房子、创造更多的GDP的事。(记 者:傅兴宇 于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15
西岗区 新起屯 八一路周围 中山 南山、棒槌岛方向 沙区 栾金村方向 甘区石油气厂方向
第2个回答  2008-10-15
中山区:景山 炮台山 。西岗区:电视塔
第3个回答  2008-10-15
石葵隧道
第4个回答  2008-10-16
地势高 你怕海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