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押韵方法

如题所述

简单说,“押韵”指诗词格律规定的“韵脚字”使用同一韵部或相通邻韵的字。

古人用的韵与普通话存在差别,可以通过韵书查找。古韵主要用《平水韵》,新韵用《中华新韵》。所有韵书已经将押韵字分成“韵部”详列,写诗时可直接查找。上面说的两部韵书可以在网上下载。

“古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无法在这里逐一回答。以人们常说的“唐诗”为例,所谓唐诗,是指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分七言、五言、律诗、绝句四种,每一种的格律再分首句入韵、不入韵和平起、仄起四个具体格式。也就是说,近体诗共有十六种。

写诗之前,先要查格律,格律中有平仄、对仗、押韵的具体规定。一般来说,近体诗都押平韵。平,在新韵中指阴平和阳平,在旧韵中指平声。

选定合适的格律后,平仄、对仗和押韵严格按格律来写即可。比如说,选定“仄起首句入韵”格律,第一句写了“雁向云天水向东”,这一句的韵脚字是“东”,用旧韵的话,打开《平水韵》,“东”在“上平一东”部,后面的韵脚字就必须从这个韵部去找。

下面是我的一首旧诗《七律·登岘山》:

雁向云天水向东,清江湛湛岸枫红。

沙汀寂廓迷苍鹭,草甸萋深藏蛰虫。

盛世高歌人愤志,金秋怒放桂称雄。

今生铸就他乡客,此忆原留旧梦中。

其中的第一句最后一个字,以及后面所有句号前面的字都是韵脚字,都在《平水韵》的“上平一东”部。


诗词的格律也可以在网上找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4
近体诗大多押平声韵,不押韵的句子末一字,用仄声字。押仄声韵的必须同一个声调才能用于一首诗中,也就是押三声必须韵脚全是三声,押四声韵脚全是四声,押古入声韵的韵脚全是入声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