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威仪是不是有点不合理?

如题所述

没有不合理。
佛教中的威仪都是为了让佛教徒守护自心和调柔相续的方便,只要如理如法的行持,对守护威仪者有利无害。
另外,对于一些威仪,在特殊情况下佛陀也做了开许:如遇到生命危险可以急速奔跑和呼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阿弥陀佛!
佛教的慈悲喜舍与世无争,清净庄严大爱无疆,被别的宗教无端攻击,但是从不出来辩驳。
要说有威仪,就是在做法是佛事活动中,住持法事的出家师父,法器领众的维诺师,以及参加佛事活动的念经颂赞,都是很严肃的,这可能就是所说的威仪吧!
要知道做佛事法事,天上地下神祗和佛菩萨,六道众生都有,都是凭借佛光慈悲摄度,听经闻法,所以,严肃整齐的佛门仪轨,并没有让谁不舒服啊?!
我不知道你说的不合理不合哪个理了?追问

我说的是日常生活的威仪行持,如四威仪等这方面的

追答

阿弥陀佛!
出家师父大僧威仪,行住坐卧都要有规有矩,代表的是三宝僧宝,给世人做榜样。就更没有不合理了。

追问

我说的是在家人,对于那些初学佛的来说,还有关键这个有点太过,那以后谁敢出家,一点点做的不好都有过失,那没有人敢出家,你认为合理,那我们在一家公司或一个地方上班,领导要求上厕所必须一分钟回来,不然就扣一半工资,你认为这个合理那你看还有没有人到你这上班,有些不合理的硬要说成合理,怎么不说杀生是合理的呢

追答

阿弥陀佛!
第一,你不是佛门第子,如果是正式的佛门弟子,不敢说这话,也不会说如此无知的话。学佛的人没有所谓的威仪,而是自律。
第二,你不是信佛的佛门弟子,佛门的事是你能管的吗?你还是操心特朗普的事吧,比如世界和平的事,佛门的事不用你操心了!
第三,有没有人敢出家那是别人的事,是佛门的事,能出家的才是大根器大丈夫,都是诸世的修行人才又能出家为僧的福报,僧宝受十方供养,天人赞叹,诸佛菩萨护临,你还做好自己吧!

追问

那你去当皇帝吧,去学清政府的那一套吧,去做地主吧,你看清政府是怎么灭亡的,地主如何剥削人民的,就是因为太过于注重威仪礼节而忘了一个度,皇上可以不为民,民不能指责皇上,地主可以压迫人民,人民不能反抗,所以外国人要来欺负你,你这一套拿到清政府那里早就灭亡了

第2个回答  2020-11-26

威仪是给僧人讲的,不是给居士讲的

作为僧人必然要求威仪具足,

  若比丘住他比丘自恣,众僧知见彼人身口意业不清净,少闻、愚痴者,不应受其语,但当自恣。若僧见彼人身口意业有清净、有不清净,及少闻、愚痴亦如是。若僧见彼人身口意净,多闻、智慧,应受其语,当问言:“汝见彼有何等过?为破戒?为破见?为破威仪?为破正命?”若言破戒,应问:“汝知破戒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应诃令惭,语言:“汝不知破戒相,而在僧中说他破戒!”僧若不作此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诸比丘应问:“何等是破戒?”答言:“犯波罗夷、僧伽婆尸沙。”若言破见,应问:“汝知破见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应如上诃,若不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应问:“何等是破见?”答言:“无今世后世、无罪福报应、无父、无母、无阿罗汉。”若言破威仪,应问:“汝知破威仪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应如上诃,若不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应问:“何等是破威仪?”答言:“犯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恶说。”若言破正命,诸比丘应问:“汝知破正命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亦应如上诃,若不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应问:“何等是破正命?”若言:“谄曲心,以求利养。”僧复应更问:“汝为见?为闻?为疑?”若言见,应问:“云何见?何时见?何处见?汝在何处?彼在何处?”若作是问不能答,应如法治已自恣,不应不自恣。闻疑亦如是。

追问

那在家人没有威仪吗,没有威仪如何度众生,在家人也是做给世间人看的,你做的不好让大众指责你这是你的过失

追答

在家人持五戒即可

追问

持戒律也要有威仪啊,在家人也没说没有威仪,有戒律有威仪,内外一如才是真修行人,戒律是体就是止持,威仪是用就是作持,有戒律无威仪戒律就是虚设,亦没有得到戒律的体,有威仪无戒律持犯无从依据,亦没有得威仪的用,没有威仪你又如何持戒

追答

你把威仪宽泛化了, 依律里对威仪的定义吧

追问

那依戒律对威仪的定义有错吗,没有威仪又哪来的戒律,没有戒律又哪来的威仪,威仪是戒律的行持,戒律是威仪作用,你持戒犯威仪持戒有用吗,你不犯威仪不持戒你的威仪有行持吗

追答

犯威仪就是犯轻戒啊
应问:“何等是破威仪?”答言:“犯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恶说。

追问

那轻戒就不重视吗,认为是小小戒没有什么,小小戒就能成佛,没有小小戒又哪来大的成就,五戒十善也是小小戒,也是轻戒,难道不持吗,十善圆满就成佛了

追答

咱俩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追问

你说的什么意思,是我错解了你的意思还是我跟你讲的不一样,既然不一样那你跟我讲这些干什么

追答

威仪是给僧团定的, 居士受五戒即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4
有了具体的修行成就,威仪自然会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不怒自威,平易近人等等都是威仪的体现。威仪是内在休养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是外在简单的模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26
存在即是合理的,佛教在世上流传这么多年,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