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海军的发展状况

如题所述

在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我国的台湾,清政府以赔款妥协作为结果。日本这个举动使清政府非常震惊,筹办海防的议论就随之兴起。前江苏巡抚丁日昌就提出建议,设立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各个海军设一个提督。总理衙门虽然基本上同意了丁日昌的建议,但是以财力不充分为由,决定先建北洋水师一个军队。经过筹划,在1875年五月任命沈葆桢和李鸿章分别都办南洋和北洋的海防事宜。清政府一开始就以创办北洋海军为重点,筹建海军主要是由李鸿章负责的。海军舰船除了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以,主要是购买是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到了1894年,分别建成了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已经具备了比较大的规模:
一、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由闽浙总督管辖,绝大部分船只都是由福州船政局在70年代制造的,只有少数的几艘船购买自英国和美国。这些船只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吨到1500吨之间。再加上平时军队很少训练,所以战斗力非常差。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虽然在战争结束以后有所增加,但是难以成军。
二、南洋水师
南洋水师归两江总督兼南洋海防大臣管辖,最初由沈葆桢一手统辖。1875年,沈葆桢同意将每年四百万两专款全部交给北洋水师使用,到1878年才请求将其中的二百万两归还给南洋水师,添置船舰。1879年,沈葆桢去世,左宗棠、曾国荃、刘坤一等人先后担任两江总督,南洋水师一直由湘军大员所控制。南洋水师的船只大部分都是由洋务运动的制造局制造,也有少数购买自德国,其中有五艘巡洋舰的排水量超过2000吨。南洋水师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北洋水师,但是要比福建水师高得多。
三、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从创立开始一直到1895年全军覆没,一直由李鸿章管辖,是李鸿章经营最久、运费最多,也是最为得意的一项重要的洋务事业。它的兴衰不仅和淮军集团的势力消长密不可分,而且也同整个洋务事业的成败相始终。李鸿章在70年代主要向英国购买船只,从80年代起就逐渐转向了德国,其中主要的主力舰一般都是购自德国的。新式海军是1875年根据奕欣的建议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海防。在中法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总结了海军失败的教训,提出了“大治水师为主”的方针。并在1885年十月在北京设立了海军衙门。在1885年以后的三年时间里,北洋海军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到1888年经过几次的增加船只,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一共有大小船只20多艘。到了这个时候,北洋海军已经成为一支实力比较强的近代海军。但是从1888年以后,并没有再添置任何的军舰。1891年以后,因为海防经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连枪支弹药也停止购买。北洋海军本来主要是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而建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结果这只苦心经营的近代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被日本的侵略者所彻底粉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0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台湾,清政府筹划海防,从十九世纪70代到九十年代,先后建立了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