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电视竞选辩论默克尔赢在哪有什么优势?

如题所述

德国定于24日选举联邦议会,胜负悬念并不多。民意调查显示,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将胜出,剩下的只是选择和哪个政党联合执政问题。

3日晚的电视竞选辩论进一步奠定这种印象:默克尔与主要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马丁·舒尔茨的“舌战”算不上“

精彩”,她的表现可用“稳”字形容,没太费劲地赢得了胜利。

从政以来,默克尔一向不是“最佳辩手”材料。那么,她赢在哪里?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道,默克尔在总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2年,这一点在辩论中显示无遗。德国《明镜》周刊网站称赞,这次是默克尔个人“最佳辩论表现”。不过,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之前三次辩论中她都明显落下风的基础上。

这场辩论很多时间集中于移民议题。默克尔因为对外来移民和难民保持开放态度备受国内右翼阵营抨击。舒尔茨在辩论中也抓住一点:默克尔未与欧盟其他国家伙伴商量,就擅自开放边界,接收被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拒绝的难民。

然而,属于中左翼阵营的舒尔茨在难民问题上的总原则和默克尔分歧并不大。他自己曾经说过:每个移民来的时候心怀对欧洲的信任,这比金子还要宝贵。

舒尔茨在竞选中强调“社会公平”,3日晚也试图聚焦于这个议题,谈失业率和贫困人群,但也被默克尔轻松击退。

亮眼的经济数据为默克尔提供了反驳的炮弹:她开始第一个总理任期时,有500万德国人失业,如今只剩250万,足足少了一半。至于社会保障问题,德国今天的社保政策,正是基于社民党总理施罗德执政时推出的“哈茨4”救济金改革。

经济问题上,舒尔茨领导下的社民党还承诺降低税率,但默克尔的基民盟也提出了类似措施。

稍微拉开差距的是外交政策。舒尔茨采取攻击性姿态,抨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屡次用他的“推特”言论把世界推向灾难边缘,称世界应该考虑撇开美国、为朝鲜半岛问题找出路;他还说假如自己是德国总理,他会立即终止土耳其入盟谈判。

默克尔一开始对于“中断谈判”这个选项表现谨慎,但她后来补充说,她会与欧盟其他国家领导商议是否能就此达成一致立场。

默克尔虽然曾不止一次表达过欧洲应该思考“没有美国怎么办”的问题,但仍强调在朝核问题上将与相关国家领导人商谈,其中包括美国总统。

政权上的输赢关系到很多因素,不是三两下就能说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