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组合式作文以与…同行为题

600字以上

“片段组合式”是随着话题作文流行起来的一种创新文体。“片段组合式”在考场作文中应用非常广泛。历年中考佳作中,“片段组合式”作文要占1/3左右。
一、“片段组合式”的优势:
1.构思便捷:
考场情境下心理紧张,思路容易堵塞。而“片段组合式”作文只须扣紧立意,分析话题,或横向并列,或纵向延伸,从平时的积累中调取、组织几个片段,构思比较便捷。
2.结构明晰:
考试作文阅卷时间短,需要老师一瞥之下就能读懂你行文的思路,所以结构不能混乱,也不宜繁复,以明晰为上。“片段组合式”作文整式布局总—分—总,主体部分三至四个片段,结构富于建筑美感,匀称、明晰,阅卷老师只须数秒就可以把握全文脉络。
3.主体充实:
“片段组合式”作文更注重主体部分的写作,它的着力点在片段,追求片段的内容充实、细节精彩。这就是片段组合式作文所追求的精练简洁。
4、化难为易:
选材灵活、自由,作者思路容易打开,解除了无话可说、写不下去的障碍;片断之间无须衔接,省去了过渡语句,作者不须过多考虑结构安排;片断数量可多可少,可灵活控制篇幅。
二、“片段组合式”作文的类型:
1.小标题式:
小标题式在片段组合式作文中最易出彩,它既避免了数字式和日记式呆板、无生气的缺陷,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富有文学特色。当然,这也给考生们增加了操作上的难度。小标题的拟写不仅要整齐、富有艺术感染力,还要能反映作品的创作思路,写作层面跳跃性不可太大。纵观近年来此类中考满分佳作,不难发现小标题精巧有序,内涵丰富,范畴把握准确,确实给文章增加了不少亮点。
(一)、时间串联法  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
1.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如《一日三餐交响曲》的小标题“晨曲”、“午唱”、“暮歌”,通过一日三餐的喜和忧,表现学生面对“吃饭”的独特感受。《我的校园生活》的小标题“紧张的晨操”“严肃的课堂”“安静的午睡”“零点的烛光”,通过清晨、上午、中午、晚上四个特定时间写出紧张、有序、充实的校园生活。
2.将材料分置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以大的时间段间隔、剪辑而成。如环保主题的获奖作品《画家的一生》,其小标题分别为“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选取画家一生中的四幅画作为内容,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环保的主题,构思新颖独特。如《水》的小标题,“50年代,蓝天碧水,野花遍地”“80年代,灰天混水,鸟飞鱼走”“90年代,黑天毒水,鱼虾绝迹”。如《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可用“初一不知勤学早”、“初二懵懂混过了”、“初三奋起直追赶”三个小标题结构全文。
3.将材料分置在四季之中。如学生在习作中表现交友的话题内容,用小标题“春”、“夏”、“秋”、“冬”来概括;如《四季之美》的小标题“蓬勃之春”“艳丽之夏”“金色之秋”“纯洁之冬”,抓住四季的特点加以描绘。如《感受四季感悟芳香》一文,小作者用“春之颂”、“夏之恋”、“秋之思”、“冬之盼”作为小标题,文思清晰,由题入文,给人以清新、幽雅之感。
4.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安排。如写交友话题,用小标题“相识”、“挚交”、“分别”来引领。如《尊重,永远的感情》用“泄密”、“冷战”、“融化”三个小标题结构全文。
(二)、空间排列法
即按不同的空间地点安排材料。材料可按由主到次、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等方式排列。如一学生习作《新世纪畅想》中的小标题为“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如2007年厦门中考佳作《我的环球之旅》,考生以“第一站:悉尼”、“第二站:伊拉克”、“第三站:阿姆斯特丹”三个小标题巧妙又新颖地诠释了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人文的和谐,环境的和谐。如《故乡颂》采用“东、西、南、北”作小标题:“东:森林世界”“西:白雪皑皑”“南:荷花飘香”“北:巨龙横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7
片断组合式作文一般是三个片断,也有两个的,片断内容不要求具体、详实,语言要精练、简洁。选取几个典型的能突出表现主题的事例进行简要概括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