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要详细介绍

如题所述

  商城遗址
  位于郑州市区东部,具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以城墙为主体的商代都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城垣周长近7公里,呈纵长方形,城墙的夯筑体宽约20-30米,最高达10米。在城内发现有巨大的宫殿建筑遗址;在城外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大河村遗址
  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郊、107国道和310国道交汇处东南隅,面积40多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仰韶、龙山和夏、商四种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先人居住的房基遗址备受世人注目,其中1-4号仰韶文化房基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同时期房屋建筑中保存最好的一处,距今5000多年。
  中岳嵩山
  位于登封市区西北郊的中国五岳之一的嵩山,海拔1512米,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共有72峰,蜿蜒70公里,层峦叠嶂,景色壮美异常,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在这里既可看到“五代同堂”的奇特地质风貌,又能观赏由峰、谷、洞、瀑、泉、林等构成的嵩山二十景。
  中岳嵩山
  坐落于嵩山少室山下,始建于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历经九朝,时逾千载,为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享誉海内外,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
  中岳庙
  位于登封市区东3公里处,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之一。经历代扩建、整修,中岳庙成为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素有“小故宫”之称。
  观星台
  坐落在登封城东南15公里告城镇北,为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于元朝初年创建,距今7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掌握了地球运转的规律,准确地测出了二十四节气,并于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嵩阳书院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位于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诗儒学大师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曾在此讲学。
  打虎亭汉墓
  位于新密市城西8公里处,由一座画像石墓和一座壁画墓组成,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已发掘的最大汉墓之一。汉墓墓壁上丰富多彩的画像石刻和彩色壁画为研究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黄帝故里
  史书记载,传说中的黄帝生于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为纪念中化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在此诞生,自汉魏以来建有拜祖广场、牌坊、大殿等。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之一。
  黄河风景名胜区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区北30公里,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建成开放有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40处景观,是远眺黄河,欣赏大河风光的好去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4
嵩山塔林

[ 阅读:688 次 ]

塔林在少林寺西侧一里许的五乳峰脚下,少溪河北岸,丛林之中,是少林寺历代有名高僧埋骨之处,因塔多,而且高、低、大、小、粗、细不一,又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简称,意为坟墓,在我国专指僧人的坟墓。塔内一般安放逝者的灵骨或生前衣钵。�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住持和有成就、有贡献的僧人的墓群。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激励后来。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尚和具体情况(如战争时代,改朝换代等)影响,还体现着逝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成就和威望。

塔林占地约1.4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自唐贞元七年至清嘉庆八年,原有砖基塔500多座,今存232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7座,元塔43座,明塔139座,清塔10座,当代塔2座,年代不清塔27座,另有残塔和塔基35处。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座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

这些塔的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按层级分,有单层和多层,最多层级为七级,即世称“七级浮屠”,最高达15米;按平面形状分,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按型制分,有密檐式、堵波式和喇嘛式等。大多数是用砖石砌成,亦有用整石凿制而成。塔体上往往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浮雕。塔铭内容更加丰富,每座塔正面都有塔额,标识塔主名号;有的塔后还有塔铭,几位有较大影响的高僧塔边,还专门树立碑石,详细记载塔主的生平事迹,嗣法传承,以及立塔人,立塔年代等内容。因此,少林寺塔林,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书法,雕刻的艺术宝库,也是研究佛教史,少林寺史非常珍贵的资料。�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元、明两朝是少林寺历史最为重要时期之一,自元初一代宗师雪庭福裕入主少林,禅宗曹洞法脉重归祖庭,一直传到明末无言正道,其间名师辈出,高僧济济,史称“少林中兴时期”,并尊雪庭福裕为“中兴之祖”。结合禅宗史传,可以看到:少林寺的这段黄金时期,亦是曹洞宗的黄金时期之主体表现,亦是该时期中国佛教的重要表现。少林寺塔林中的元、明两朝墓塔及铭文资料,对于元、明两朝禅宗史学术研究,尤为难得可贵。�

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