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为什么叫孝义

如题,山西省孝义市为什么叫孝义,以前不是叫永安吗?为什么改名字,来源如何
好像一楼是正解耶,二楼的故事也很好。一楼说明白一点呀

孝义由“孝”和“义”两字合成。之所以取孝义作为县名,是由当地的郑兴“割股奉母”的纯朴孝行,和“义虎救樵夫”(又说:尉迟恭在孝降唐王李世民而义)的美丽故事感动天下,演变而来。

孝义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吕梁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太原盆地西南隅,北与汾阳市毗邻,西北与中阳县相依,西与交口县接壤,南与灵石县相连,东南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

气候特征

孝义市境内的气候受季风环流、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压的控制,多偏北和西北气流,气候寒冷少雪。

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多偏南和东南气流,气候炎热,雨量较集中;春季受冬夏季风气团交替控制,气候多风干旱,变化明显;秋季受蒙古高压气团南移的影响,天高气爽,多为晴朗天气,偶有阴雨连绵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15
  三田故里的美丽传说--- 孝义的由来
  孝义,亦称“三田故里”,据史料记载最早始于汉朝,当时有一田氏居住,院内有一棵紫荆树,亭亭玉立,根繁叶茂。田氏有三子,长子真,次子广,三子庆,均娶妻成家,同居合餐,勤俭殷实。岁月移,田氏二老忽患疾病,即召三个儿子床前嘱咐,“人应勤、俭、孝、义为先,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家业必兴”。言罢而逝。不久,三媳怂夫分家。三兄弟扭不过,将家产等分为三,唯有院中紫荆树未有归属,三兄弟商量半夜,议定次日早晨伐树分木,次日早上突然发现紫荆树枯死,全家震惊,老大对树哭泣;“树全则荣,人和则昌,我们分家,树都不愿意,感到悲伤而死,我们还不如树?”二个兄弟异口同声说:“父母遗嘱尚在,谁能违背?”三兄弟围树哭泣,感动其妻,全家连续痛哭三天,这时树突然说话:“无孝无义,天地难容,行孝奉义,枯木重生。”说罢树又枝繁花艳。从此,三兄弟不再分家,遵守父母遣训,勤俭协力兴家,常助难者,惠及乡里。使村人感动。“遵父遗言为孝弟兄和睦为义”,家和万事兴。为表彰田氏三兄弟功德,遂命村名为“孝义”流传至今。隋朝称“孝义驿”;唐朝称“孝义乡”;宋朝称“孝义堡”;明清至今称“孝义镇”。一九六四年九月巩县由站街迁至孝义,一九九一年六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即取巩县孝义之意。

参考资料:http://xiaoyi.gongyi.gov.cn/dianye2.asp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20
孝义由“孝”和“义”两字合成。之所以取孝义作为县名,是由当地的郑兴“割股奉母”的纯朴孝行,和“义虎救樵夫”(又说:尉迟恭在孝降唐王李世民而义)的美丽故事感动天下,演变而来。
据记载,孝子郑兴,自幼很有志向,终日勤劳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郑兴守孝3年。母亲久病不愈,郑兴服侍床前,从不解衣,不离母亲半步。母亲想吃肉丸汤,郑兴因无钱买肉,于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汤奉母。此事传开后,人人都为郑兴的孝道所感动。“割股奉亲,乃世乏奇事!”。在清乾隆《孝义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遂改名孝义。事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国志》。”
而“义虎救樵夫”则是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清乾隆《孝义县志》记录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有个樵夫砍柴坠入深渊的虎穴中,老虎不仅没有吃他,反而将他背出山外。樵夫千恩万谢,与老虎约了个时间在西门外答谢它,到了时日,老虎如期而至,将樵夫送它的东西叼了后离去。
为纪念孝义得名1380年,孝义市以“割股奉母”和“义虎救樵夫”的历史典故为题材,于2007年1月1日,落成了两座大型高粱红花岗岩雕塑,以此展现孝义的城市形象。
第3个回答  2012-04-04
孝子郑兴,自幼很有志向,终日勤劳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郑兴守孝3年。母亲久病不愈,郑兴服侍床前,从不解衣,不离母亲半步。母亲想吃肉丸汤,郑兴因无钱买肉,于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汤奉母。此事传开后,人人都为郑兴的孝道所感动。“割股奉亲,乃世乏奇事!”。在《孝义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遂改名孝义。事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国志》。”

链接:

【孝·义】之割股奉亲

割股奉亲:今之孝义,唐初为永安县,时永安堡村民郑兴,耕作奉母。母久病,郑兴乃割股为羹以进母,母病始愈。贞观元年(627年),知县报于朝,唐太宗李世民诏政永安为孝义。铭曰:郑兴立本,割股奉亲。明君重德,孝诏古今。富民强市,羽翼乾坤。
第4个回答  2009-01-04
三田故里的美丽传说--- 孝义的由来
孝义,亦称“三田故里”,据史料记载最早始于汉朝,当时有一田氏居住,院内有一棵紫荆树,亭亭玉立,根繁叶茂。田氏有三子,长子真,次子广,三子庆,均娶妻成家,同居合餐,勤俭殷实。岁月移,田氏二老忽患疾病,即召三个儿子床前嘱咐,“人应勤、俭、孝、义为先,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家业必兴”。言罢而逝。不久,三媳怂夫分家。三兄弟扭不过,将家产等分为三,唯有院中紫荆树未有归属,三兄弟商量半夜,议定次日早晨伐树分木,次日早上突然发现紫荆树枯死,全家震惊,老大对树哭泣;“树全则荣,人和则昌,我们分家,树都不愿意,感到悲伤而死,我们还不如树?”二个兄弟异口同声说:“父母遗嘱尚在,谁能违背?”三兄弟围树哭泣,感动其妻,全家连续痛哭三天,这时树突然说话:“无孝无义,天地难容,行孝奉义,枯木重生。”说罢树又枝繁花艳。从此,三兄弟不再分家,遵守父母遣训,勤俭协力兴家,常助难者,惠及乡里。使村人感动。“遵父遗言为孝弟兄和睦为义”,家和万事兴。为表彰田氏三兄弟功德,遂命村名为“孝义”流传至今。隋朝称“孝义驿”;唐朝称“孝义乡”;宋朝称“孝义堡”;明清至今称“孝义镇”。一九六四年九月巩县由站街迁至孝义,一九九一年六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即取巩县孝义之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