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曹操谁更适合当班长?【我方是曹操】

对于三国历史我还是了解一点的。主要想具体了解一下刘备的虚伪,比如逼诸葛亮辅佐刘禅啊。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不信任啊。还有刘备是怎么夺取益州的。还有刘备不如曹操的方面,比如历史功绩啊,曹操的政策对北方有利的影响啊。有点乱,麻烦各位高手一下。【200分,答得好绝对附加】

  我觉得班长就是润滑油,协调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协调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同

  时也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用网上的一句话说:可以没实力,不能没能力.而刘备是典型

  的老好人,又不失才能,声望也高.所以做是个做班长的人选.而曹操是缺乏人情味的,固

  然有能力,但那是驾驭部下的.时代不同,如果选一个时代霸主的话,曹操肯定是上上之

  选.
  至于你的其他问题,下面回答:

  1、刘备虚伪吧...确实的.
  1.1刘备临终钱托付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

  可铺,则铺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解释:刘备哭着对诸葛亮说:“丞相你的才华比十个曹丕还高,必能安邦定国,一定

  会统一天下。如果太子刘禅能哺育便哺育,哺不了你可以自立为成都之主。”.在当

  时的封建社会,人们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取代君主这些事是玩玩做不出来的.他这样

  说,一个就是虚伪咯,使诸葛亮更加感激自己.另一个...是传闻.他是试探诸葛亮的.传闻

  刀斧手都准备好躲起来了,就差诸葛亮怎样回答...
  1.2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和庞统
  说刘备不信任诸葛亮那也不可能,否则也不会让他辅佐刘禅留守成都。可以说刘备

  对诸葛亮的信任属于“不完全信任”,也即“有限信任”。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
  首先是二人政治理念有了分歧;其次是他两人的矛盾在于治国方略上;再次,诸葛亮

  和刘备在用人上也有不同。最后一点,刘备是人杰,尤其善于识人,随着相处的时

  间的推移,他能看出诸葛亮非一般人可比,也知道他的政治理想不在郡守一级,因

  而也不得不对其有所防备。既然刘备对诸葛亮不放心,最后又怎么托之于后事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蜀汉中没有其他的人能有这种能力来维持住刘备一生的心血,只

  有诸葛亮有足够的地位,足够的才能来完成托孤之事。当时的蜀汉政权,内忧外患

  ,极不稳定。刘备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别人很容易就会让他一生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是他不愿看到的。因而也只有托孤于诸葛亮。
  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刘备必须托孤与诸葛亮才能稳定人心,扭转蜀

  汉已疲惫之国情,保住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另一方面,由于刘备的有限信任,他又

  不想让诸葛亮独揽大权,架空幼主,甚至是搞“禅让”.
  至于说不信任庞统...我能力有限看不出来.我看刘备是因为庞统样子不太可以,所以不

  大喜欢而已.但后来明白庞统厉害了,还是重用了.然而网上有很多说法.有的说这也是

  刘备虚伪的表现,就类似于语文上的欲扬先抑的手段.额,兄台你看着办.
  2.刘备如何进入益州
  建安十六年,刘备借口帮助刘璋讨伐张鲁,以法正、张松为内应进入益州。刘备北

  进至葭萌便停军,收买人心。后来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备

  带领人马向成都进军,打到雒城,受到雒城的守军坚决抵抗,打了一年还没攻下来

  。庞统在战斗中中箭死了。刘备攻破雒城后,进攻成都。诸葛亮也带兵从荆州赶来

  会师。刘璋守不住,只好投降了。公元214年,刘备进了成都,自称益州牧。
  3.刘备不如曹操方面的
  哇...这个多了,你要耐着看.
  3.1大局观方面.性格方面
  在那个时代,刘备的仁慈固然是倍受百姓推崇.然而,那样的一个乱世.时代更加需要一

  个有铁血手腕的人出现.刘备在是否夺益州问题,战败带百姓一起出走的问题.都表现

  了刘备在大局观方面不如曹操.英雄是打不过奸雄的!!!!
  3.2用人方面.
  这一方面,唯有头脑练达,心胸宽广者才能真正做好.刘备和曹操比,缺的就是心胸的

  器量。刘备太记仇了~ 曹操接受了曾经杀害典伟的张绣并赐予了官爵 刘备怒斩了

  害死庞统的一代忠将张任.这两个例子就是一鲜明的对比.头脑和心胸都不如曹操.
  3.2军事才能方面.
  三大战役,曹操指挥的就占一役,而且是典型以弱胜强。早期公认最强的袁绍,和

  刘表都败于曹操,不能不说明曹操军事能力之强。而刘备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名将,

  从战绩上看,刘备一生为8败7胜,与人联合取胜1次。当中战败之中,因绝对弱势

  或其它非军事能力之故,共有四次,其余四次,所逢对手为曹操、吕布、与陆逊,

  皆为名将,取胜7次当中,曹操与夏候渊亦是名将。只是他相比曹操而言就差远了.
  3.3曹操的北方政策(政治和文化方面)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

  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具体政策: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

  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

  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

  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

  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

  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

  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200),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

  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

  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

  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
  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

  功。

  绝对原创,虽然资料是网上搜集.不过也弄了一个晚上呢.

参考资料:百度搜索.易中天贴吧.<三国演义>原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8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辱取温,无有缘饰。" 曹操生性节俭,崇尚朴素,不喜欢用色彩华丽的被子,但求能御寒取暧。帐子破了,修补一下,继续用,一点也不铺饰豪华。曹操的家人都不着锦装绣服,侍御之人不穿双彩的鞋,都保持着朴素的作风。曹操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吝啬,更谈不上因为穷。曹操掌一朝军政大权,"封兼四县,食户三万","穷"是与他*不上边的。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豪爽慷慨,度量宏大。史书记载,曹操每攻下一座城池,缴获的战利品都赏赐给手下的有功之臣,所谓"功劳宜赏,不吝千金。"别人进贡来的礼品,他也拿出来与僚属分享。这些举措固然有笼络人心的一面,但也真实反映了曹操对金钱和荣华富贵的不屑。这也正是曹操的杰出之处。古云:"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只有克制自己的物欲,在品德上加强自律,才能不使自己的心志流宕往返。曹操作为一个胸怀韬略的军事家,又兼备这样博大的胸襟,这样杰出的人物在事业上怎么可能不成功呢!由于种种原因,曹操没有能实现统一*的夙愿,但他也刈灭了群雄,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生前亲自耕种籍田,死后的丧葬也是从俭办理。《三国志》载,曹操临终前留下遗言:"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戊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又安排自己的寿衣数量仅四箧。统一了半壁河山的曹操,葬事俭朴如此,即使千年之后,犹令人感奋不已!古代帝王将相历来不惜耗用大量人力物资修筑陵墓,以表"厚葬以明孝。"从西周前的木椁墓葬到垒土为坟、砖石墓,到东汉时,墓葬已发展到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地下宫殿了。曹操遗言中说其丧葬"未得遵古也",也就是主张不要从俗。曹操的墓葬中虽没有金银玉器充填棺椁,但他的丧葬在将相丧葬史上也不失为突出的一个例子。
也许有人认为并不能就此认为曹操崇尚节俭,证据何在?曹操讨伐袁术的原因,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也可探知一二。曹操讨伐袁术的借口就是因为袁术"衣被皆为天子之制",又"僭号于九江。"灭袁术后,曹操已用重兵,况且曹操又"性不信天命之事,"于是就有人怀疑曹操将用兵反叛,僭履至尊。曹操为了释疑,当以袁术为戒,外尚节俭,实非本性。其实,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但从曹操对待属下的赏罚分明上显见他的不屑金钱的品性,而且在他的遗嘱中也表达了他俭葬的原因是"天下尚未安定,"*贫乏,所以要部属各安其职,继续发展生产,实现统一*的夙愿。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曹操的浓厚忧国意识。史家赞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实不为过!
曹操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花脸*臣,祸源首推《三国演义》。罗贯中为了标榜"皇统",不惜歪曲史实,贬曹扬刘,以曹衬刘。当然,这也是封建时代广大百姓的封建意识的反映。假如曹操与罗贯中能同处当代,曹操上诉罗贯中"侵害名誉",那么他一定能赢这场官司的。浅比曹操和刘备(看曹公的伟大,刘备的虚伪)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现在就待我来随便谈谈。
1.天下人想评曹操为*雄,莫不提吕伯奢之事。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出自一个误会。大家试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经过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任何人都已无法保持冷静的头脑了。这些都是出自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而已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不*就要被人杀,试问大家如果身处于当时的情景,各位会作出何种反应?
另:有人说,陈宫就是因为吕伯奢之事而离开曹操的,此言差矣。《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而吕伯奢之事是在中平六年,时间上已经过去很久了。而我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呢?就没有曹操那么真率了,一张伪善的面具一直戴到临死。让徐州之美谈,自然是大家一场戏,演给天下看罢了:“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借此手段来收买赵云人心,真是委屈阿斗了;白帝托孤时以退为进,可叹临死了还不忘玩弄手段。可叹诸葛亮这个小流氓一直都给刘备这个大流氓玩弄于鼓掌之间。亦犹自感叹遇之明主。为了不让吕布为曹操所用,刘备也玩了一手阴的。“布告玄德曰:”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吕布以为找到了救命的稻草,没想到却是催命的阎罗)。
2.“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大家都在说曹操是大*臣,可惜终其一生都未曾称帝。相反的他都是一直在竭力维持着汉家王室。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意先动手呢?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兵。遂败亦无可奈何。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按理说:曹操是出自宦官世家,结果他背叛了那个腐朽的阵营,昭示了他进步,向往光明,公正严明的一面。
至于“大忠臣”刘备呢?汉献帝还未被废,他就偷窥大宝。二个儿子。一个刘封,一个刘禅。“封禅”都充斥了他的大脑!
刚刚窃取了汉中,就有那帮求功名利禄之人活动开来了。《三国演义》曰:于是众将皆有推荐玄德为帝之心;(为了自己捞好处!)未敢径启,(长耳贼早就等得急了!你们怎么还不来说啊?)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遂引法正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老*巨滑的刘备当然知道如果篡位称帝,必遭天下人之斥责,向来善于收买人心之人怎么会去当天下人的公敌呢?就假模假样的推辞再三就了汉中王之位。孔明又云:“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根本就无视天子的存在!)只不过就在当了汉中王之后,再修表一道,差人赍赴许都。先斩后奏的后奏只不过是稍许的给汉献帝一点薄面罢了。
3.自力更生者与“六姓家奴”
曹操一生历经坎坷,刚开始之时兵少将寡。《魏武故事》曰:荧阳汴水之战数千(追击董卓被徐荣伏击的那一次),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可惜到了龙亢,士卒多叛,其不叛者五百余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如此艰险,让人无不叹息。为之缅怀。然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还是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的时候,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今山东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不管到了再怎么样困难的时候,曹操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刘备还要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倒不想想自己这个流氓欺软怕硬,专门傍大款。他是几姓家奴呢?他先投靠公孙瓒,这是第一姓;后来曹操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公孙瓒手下田楷,楷和刘备俱前往救之,陶谦以丹阳兵四千赠他,有奶便是娘,刘备遂去楷归谦,此是第二姓;后来他兵败于比他更狠的流氓吕布,无奈之下只好投靠曹操,此是第三姓;因青梅煮酒之事,害怕东窗事发,就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为敌的袁绍,此是第四姓;官渡之战见袁绍大势已去,关羽也流亡归来,就找好下家刘表,急不可待地跳了过去,此是第五姓;赤壁之战后因为混出了点名气,被刘璋请去,结果看中了四川的地皮,又欺负刘璋软弱。连本家亲戚的地盘也不放过,终于喧宾夺主,得成正果。此是第六姓。刘备这个“六姓家奴”在三国这个叛变是家常便饭的年代,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我想吕布见了刘备也应该说:“我对于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似窗外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永无休止!
4.对于人才的任用方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看看三国演义中关于对待许攸的一段描写:“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在平定荆襄时,’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另外徐晃,张辽,张郃,庞德,贾诩,文聘,韩蒿,王粲等都是降将,但是曹操都能够推心置腹,委以大任,成就大业。
而刘备在“凤雏”庞统的对待方面呢?作为荆襄名士,早已有水镜先生和诸葛亮介绍过了。但是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就让他去当了一个小小县宰。到头来还是几个月后在张飞面前使出一点手段,才不至于明珠暗投。幸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否则孔明也会遭庞统之祸了。又岂能出山?可叹刘备竟是此等注重外表之人!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英雄的心。
5.军事指挥作战方面
曹操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的很多精彩战役在下就不一一累述了。
至于刘备呢?一直以军事人才自居,自己除了打几个小蟊贼大显威风,碰到正规军的时候,却老是吃瘪。倒是到老了还不忘显其手段,御驾亲征。遇到了一个东吴一个无名小将——陆逊。*曾经说过: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可惜刘备倒是在两方面都很轻视,结果“连营七百里,包原隰险阻屯兵。”遭到猇亭(湖北枝城市境长江东岸)兵败。一生都已军事家自居,结果到头来还是亡于军事。
6.个人修为方面
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蒿里行》)。
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篇,《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另外取蔡文姬归汉也可视为他对于*文化的一种保护;嘱铜雀侍妾分香卖履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英雄多情的一面。
第2个回答  2008-12-18
《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爱民如子,一副长厚仁君的形象,而事实上的刘备很虚伪,只不过善于伪装罢了。鲁迅先生就讲:刘备长厚而拟伪。

刘备一生口口声声“匡复汉室”,真要有一天灭了曹操,还与旧都,这皇帝的宝座断然不会让给献帝。这点心事臣子们最清楚,诸葛亮一句“你这半格上不去,弟兄们的半格咋办?这不是寒了弟兄们的心吗?”刘备便抹掉为献帝流的几滴眼泪,在大臣们千呼万唤的假扯下,迫不及待地做起皇帝来了。紧跟人后又踹了汉献帝一脚,演出了精彩绝伦的五十步笑百步的。猜不透领导心理的大臣费诗,节骨眼上,还一个劲地劝刘领导“缓称王”,被刘备撤职查办,活该!

刘备踹汉家的想法早已有之。刘备自幼就有“取而带之”的野心,因而倒腾起汉家来最积极。然而,时运老是跟他过不去,到了28岁时,还是个织履贩席的个体户。后来,虽然,镇压农民起义表现地最积极,但因为出身“白身”,而被汉家的官员看不起。

先是董卓轻之,袁绍兄弟无理对待,继而是汉家不予赏赐。同时间参加革命的孙坚,因为朝里有人,官居别郡司马,而刘备听候日久,却无官可授。无奈之下,弟兄三人,借酒发泄,倒也搞到了县尉。后来,督邮考察时轻慢了这个下级,刘备奋而鞭打督邮,挂印离岗,对汉家的情节可想而知!

后来,关羽张飞欲杀操救帝,刘备就是不点这个头,就是汉献帝以皇叔想巴结,并以血书求救,刘备照旧不为所动。当他人逼着救驾时,刘备干脆小鬼不挂面,第一个不辞而别。汉家复辟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被刘备踹的干干净净。刘备收刘封为义子,为的就是接班问题。当亲子刘禅回来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顺利接班,尽管刘封少壮有为,可刘备就是百般压制。后来,干脆除掉刘封。刘备为谁辛苦,为谁忙?也就不言而喻了。

细翻“重刘抑曹”的《三国演义》,也很难找到刘备为汉家鞠躬尽瘁的影子。遇曹操如鼠见猫,斗孙权大败而归。对付外人不行,对付自己人却很有一套。先是算计刘表,后是排挤刘璋,倒腾的都是汉家的最后的地盘。对待汉家的一贯方针是:先巴结讨好,取得信任,等站稳脚跟后,再主动出击,最后是清理门户。最不放心的便是自己人,窝里斗的水平,无人可比。对汉家的可谓宁叫刘备负汉家,也决不叫汉家负刘备。刘备表面上,同刘璋兄弟相称,实际上早已暗中收买背叛刘璋的张松等人,在忠义的幌子下,干尽了不可告人的勾当。当益州刺史刘璋以诚相邀时,刘备却顺手牵羊,取而代之。刘备又厚在那里,仁在何方。刘备自己不为汉家尽心尽力,却念念不忘汉家这面破旗,用皇叔之名捞取好处。

中国的很多事情,坏就坏在大人物的口是心非的虚伪上。这些人往往刚从私窑子里面,爬出来,一转脸却能装出“老子道德天下第一”的圣人模样。跟这号人赶革命,如不长点心眼,总会有被他出卖了的时候。为收买人心,刘备携民南逃,自己不知哭了多少回,搞得百姓不能自持。盲目相随。等到曹军一到,刘备抛妻弃子,比谁跑得都快。为了掩盖自己行为的失态,刘备不得不用摔孩子的假扯,邀买人心。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说:“只有经历了这个世纪,历史才明白一个此前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意外’,那就是:能给穷人造成灾难的,是有富人的浮华,但是,能给穷人造成最大灾难的,不是别的,恰恰是那些许诺为穷人谋最大福利的高调主义。……个别的富人能害死个别的穷人,但要大规模地饿死穷人,只有那个‘ 为穷人的主义’才能做到,穷人为‘为穷人的主义’所害,这才是穷人历史性的悲哀。”

跟着动不动就拿妻子当衣裳,拿子女当筹码的人干革命,的确不是幸事。因而仅有爱民之表面文章是不够的,还要有踏踏实实的改善民生的实惠。当年跟随刘备南逃的人,还不是被刘备的虚伪搞得妻离子散。等到了刘备建国时,最初跟刘备打天下的人,剩下来的已经十不一二了。即便侥幸活下来的人,先是刘备连年征伐,后使诸葛亮军事大跃进,蜀国的老百姓又有几人过上了平安的日子,倒是那些跟着汉贼的曹操和孙权的臣民,生活得很惬意。自己的老百姓都没有过上好日子,又凭什么讲“拯斯民于水火,解诸民于倒悬”呢?!
第3个回答  2008-12-19
曹操吧。他会用人,唯才是举,以才认人,政治理念正确,自负,不怀疑属下,能分辨到底谁对谁错(历史上是真的啊,官渡之战很多人劝他不要打,他去打了,险胜了袁绍,回来之后没有惩罚开始叫他投降的大臣,反而大赏特赏,说这次寡人只是险胜,如果没有那么些运气,可能命都保不住,当初爱卿们说得也很对,以后意见多提)而且礼贤下士,又仁义(见于正史,曹操跟刘备一样也带过自己的百姓们一起逃难过,不过是在早期,甚至在官渡之战时见运粮的人们非常辛苦,流下了泪,亲自为他们洗脚)
刘备嘛,我也不是说他不如曹操,只是军事方面不如曹操,政治方面还算可以,另外跟3楼说下,刘备坚持打彝陵之战甚至不听任何劝阻的原因:1为关羽报仇,这有一定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 2荆州这块必争之地必须要夺回 来巩固自己的战斗与政治实力 3在当时的三国时期 魏蜀吴中蜀是最弱小的 他是小国 小国更要图强 向外发动战争 来显示自己 绝对不能在家等这别人来打 而打吴国就是应了拣柿子要拣软的捏的道理 吴和魏当然是吴比较弱 所以就挑了它 4关羽被孙权杀了 蜀国有了正当理由进攻吴国 还有了政治口号 其实蜀国很早就想进攻东吴了 只是一直没有政治口号 现在有了为什么还不去呢?
第4个回答  2008-12-18
我对三国时从小钟爱的,很好玩里面。当班长的话绝对是曹操好,首先刘备虽然圆滑但是领导才能和气质不足,就拿夷陵之战来说,一意孤行败的这么惨!汗……说明他不适合当领导,在现实社会最多当个中层。他的朝廷是制度最乱的,像个帮派,根本不讲规矩,大将都不懂礼节乱来,这样的人要如果当一个班长?再说他虽然会看人,但是威信有限,能力平平(你看在建国之前哪一次不是“先主亡”),当然他屡败屡战的精神值得学习。
曹操,太适合了,这个人是最有领导风范的。他不是蠢货和傻子,而是一个真正会带兵打仗的帝王,他曾经在历史上第一次挑战士族阶级,虽然失败了,但是仍有先进意义。你看他和袁绍打的官渡,虽然说是许攸暗中帮忙,但是他能慧眼识人相信许攸,那不也是能力吗?而且他为人还算不错,对郭嘉更是真情实意,但刘备就不同了,对救回他儿子的赵云还处处提防,你说哪个更会用人?有一次郭嘉说要征乌丸,所有谋士反对,但是郭嘉支持,结果曹操听郭嘉果然取胜,而且他回头不仅赏赐郭嘉也表扬那些反对派,这恰是看到他们的忠诚啊!这样一个有英雄气概的人怎么当不了班长呢?而且他也是从布衣不干不净出身一步步上来的,不会不适合社会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