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代诗人有关的小故事

急急急!孩子作业需要搜集与古代诗人有关的小故事 因为是手抄 所以请提供短一些的小文章 最好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熟悉的诗人 谢谢了高手!!!

1,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还是推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2、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次更易,先后用过“到”、“过”、“入”.

3、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著名诗人宋之问曾经官至考工员外郎,但因事屡次贬官。后在贬谪途中经过江南,到著名的灵隐寺游览。一天夜里,皓月当空,他在长廊上漫步吟诗,冥思苦索地想出了第一联:“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反复吟诵,又总觉得不满意,没法写下去。寺里有个老和尚,点着长明灯,坐在大禅床上,问道:“年轻人夜深了还不睡觉,有什么事啊?”宋之问回答道:“我刚才想对此寺题诗一首,却思路不顺,出不了佳句。”老僧要宋之问把他的诗诵一遍,听完后他自己又反复吟诵了几遍,最后说道:“为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呢?”宋之问一听大为震惊,对这两句诗的遒劲和壮丽感到十分惊讶。那老僧又接下去把诗一直续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时,就再也找不到了。寺中有知道底细的僧人说:“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在宋之问的追问下,他回答说:“当年徐敬业兵败后,与骆宾王都逃走了,没有抓到他们。将帅们担心漏掉了大头目,不知道会有多大的罪责,就在当时战死的几万人中,找了两个与他们相貌相似的人,砍下头来装在盒里报送朝廷。后来虽然知道他们没有死,也不敢再抓捕来送给朝廷了。”因此,徐敬业后来得以在衡山落发为僧,直到九十多岁才死。骆宾王当时也落发为僧,并遍游各处名山,后来到了灵隐寺。据称他到灵隐寺一年后便去世了。但宋之问贬谪途中游灵隐寺,应当是公元705年以后的事,那时骆宾王已经至少是八十岁的人了。
当年他们虽然兵败,但因为当初起兵是为了复兴唐朝,所以后来有时抓到了他们,也都设法为之开脱,把他们放了。只是当时罪名很大,骆宾王的诗文大都散失了。后来唐中宗即位,下诏书搜求骆宾王的诗文,只收集到了几百篇,仅仅是其全部诗文的一小部份,经过整理后以《骆宾王文集》之名而传世,后来清代又稍有增补,重刻为《骆丞集》。那首骆宾王帮宋之问所作的《灵隐寺》诗,因为只有两句(或四句)是宋之问所作,所以也收在《骆丞集》中。但有些不相信骆宾王身世的人宁愿认为那是宋之问的诗,把它归入宋的诗集中。
《灵隐寺》一诗传出后,曾经引起一时的轰动,特别是其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对仗工整、景色壮观,读之令人心胸开展、豪情满怀,因此人们争相传抄。但与此二句相似的句子,我们还能从骆宾王其它诗中找到,比如《叙寄员半千》:“薄宦三河道,自负十余年……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其中“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与“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极其相似,其思维和描述方法上的一脉相承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这首诗中也反映了骆宾王曾经有过归隐求道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还偶尔地反映到他的其它一些诗中,但当时骆宾王毕竟太执著于世间时局的转变,未能走入道中,只有到了兵败后无路可走时,才终于走上了自己早就应该走的入道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8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有一天,老师还在讲课呢,他却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他讲的金色鲤鱼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鱼穿着金色的鳞片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太好看了。可是,它们的美丽会不会引来坏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怜。”瞧,李白开始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的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同学们都在笑话我吧!”李白的脸刷的红了,他感到难为情极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呢。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取得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诗仙”下凡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大名呀,在中国那可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了许许多多很有名的诗歌流传后世。直到今天,很多爱学习的小朋友都在背诵李白的诗呢。李白写的诗歌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常常把人带到似乎只有神仙才居住的另一个奇幻的世界,所以喜爱李白诗歌的人又给了李白一个美称,把他称作“诗仙”。李白就像一位洒脱狂放、云游万里的仙人一样,游遍了中国秀美的山河。他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总会写下抒发感情的诗篇,而且从来不摆名人的架子,与当地的老百姓成为很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李白的动人故事。

有关李白的出生,就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说的是李白的母亲生下李白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她到底梦见了什么呢?原来,她梦到了一片很美丽的星空。那么多闪亮的星星都在冲她眨眼睛呢,实在让人有些看不过来了。不过,还是有一颗很特别的星星吸引了李白妈妈的注意。这是秋天傍晚西方天边上最早升起的那颗最亮的星,叫做太白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启明星。它是那么耀眼那么闪亮,把夜空中其它的星星一下子就比下去了。正当李白的妈妈抬着头望着这颗太白星赞叹它的明亮耀眼时,这颗太白星忽然从天上坠下来,落入了李白妈妈的怀里。这时,李白妈妈感到肚子一阵疼痛。于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生命便呱呱落地了。因为这个太白星的梦,爸爸妈妈便决定给他们可爱的小宝宝起名李白,字太白。李白长大后,为了实现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帮助穷苦老百姓多做一点好事的远大理想,用他的诗歌抒发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激励自己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李白真的像一颗明亮的太白星一样,用他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呢。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参考资料:baidu

第2个回答  2008-12-18
1,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还是推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2、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次更易,先后用过“到”、“过”、“入”.

3、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著名诗人宋之问曾经官至考工员外郎,但因事屡次贬官。后在贬谪途中经过江南,到著名的灵隐寺游览。一天夜里,皓月当空,他在长廊上漫步吟诗,冥思苦索地想出了第一联:“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反复吟诵,又总觉得不满意,没法写下去。寺里有个老和尚,点着长明灯,坐在大禅床上,问道:“年轻人夜深了还不睡觉,有什么事啊?”宋之问回答道:“我刚才想对此寺题诗一首,却思路不顺,出不了佳句。”老僧要宋之问把他的诗诵一遍,听完后他自己又反复吟诵了几遍,最后说道:“为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呢?”宋之问一听大为震惊,对这两句诗的遒劲和壮丽感到十分惊讶。那老僧又接下去把诗一直续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时,就再也找不到了。寺中有知道底细的僧人说:“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在宋之问的追问下,他回答说:“当年徐敬业兵败后,与骆宾王都逃走了,没有抓到他们。将帅们担心漏掉了大头目,不知道会有多大的罪责,就在当时战死的几万人中,找了两个与他们相貌相似的人,砍下头来装在盒里报送朝廷。后来虽然知道他们没有死,也不敢再抓捕来送给朝廷了。”因此,徐敬业后来得以在衡山落发为僧,直到九十多岁才死。骆宾王当时也落发为僧,并遍游各处名山,后来到了灵隐寺。据称他到灵隐寺一年后便去世了。但宋之问贬谪途中游灵隐寺,应当是公元705年以后的事,那时骆宾王已经至少是八十岁的人了。
当年他们虽然兵败,但因为当初起兵是为了复兴唐朝,所以后来有时抓到了他们,也都设法为之开脱,把他们放了。只是当时罪名很大,骆宾王的诗文大都散失了。后来唐中宗即位,下诏书搜求骆宾王的诗文,只收集到了几百篇,仅仅是其全部诗文的一小部份,经过整理后以《骆宾王文集》之名而传世,后来清代又稍有增补,重刻为《骆丞集》。那首骆宾王帮宋之问所作的《灵隐寺》诗,因为只有两句(或四句)是宋之问所作,所以也收在《骆丞集》中。但有些不相信骆宾王身世的人宁愿认为那是宋之问的诗,把它归入宋的诗集中。
《灵隐寺》一诗传出后,曾经引起一时的轰动,特别是其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对仗工整、景色壮观,读之令人心胸开展、豪情满怀,因此人们争相传抄。但与此二句相似的句子,我们还能从骆宾王其它诗中找到,比如《叙寄员半千》:“薄宦三河道,自负十余年……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其中“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与“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极其相似,其思维和描述方法上的一脉相承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这首诗中也反映了骆宾王曾经有过归隐求道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还偶尔地反映到他的其它一些诗中,但当时骆宾王毕竟太执著于世间时局的转变,未能走入道中,只有到了兵败后无路可走时,才终于走上了自己早就应该走的入道之路
诗囊●诗瓢●诗袋●瓦罐
——介绍古人收集写作素材的四种妙法

“行吟一路诗囊小,背个箩筐全部收。”唐诗人李贺有古锦诗囊,得句即纳囊中。李贺从从少年时起就一直注意收集创作素材,经常在早饭后背了一只锦囊出门体察生活。每有所见所闻所感,就凝练成诗句,记在纸条上,放入锦囊里。晚上回家再进行选择和修改,经过精心构思后写成联或写成诗,放进另一只锦囊中。他的母亲见他常常深夜不眠,心疼地说:“这孩子真要把心都呕出来了。”
李贺只活了短短27岁。就去世了。流传下来的诗230余首,其中不少佳作名句。他的《雁门大守行》中的起始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得精警实兀、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唐求,也很重视收集创作素材。他常外出游览,认真体味人情世态,仔细观察山光水色,每有所得,他就写诗句,卷成一卷,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大瓢中。回家以后再把这些诗、诗联或初步成篇的内容,加以整理、修改、加工,使之完美成章。后来,唐求生了重病,他把诗瓢投入锦江之中。诗瓢漂入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乘小舟将诗瓢捞起,可惜诗稿多已浸润损坏,仅得诗数十篇,为其所写诗稿的十之二三,后人因此称唐求为“一瓢诗人”。
无独有偶,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与李贺、唐求、梅尧臣相映成辉的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瓢”,也不是 “诗袋”,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阴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辍耕录》。
同学们,愿你也能时时做个有心人,不断丰富自己的“诗囊”“诗瓢”“诗袋”“瓦罐”——材料“仓库”,如此长期坚持下去,一定再也不会为“没啥可写”而发愁了。
第3个回答  2008-12-22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08-12-18
诗囊●诗瓢●诗袋●瓦罐
——介绍古人收集写作素材的四种妙法

“行吟一路诗囊小,背个箩筐全部收。”唐诗人李贺有古锦诗囊,得句即纳囊中。李贺从从少年时起就一直注意收集创作素材,经常在早饭后背了一只锦囊出门体察生活。每有所见所闻所感,就凝练成诗句,记在纸条上,放入锦囊里。晚上回家再进行选择和修改,经过精心构思后写成联或写成诗,放进另一只锦囊中。他的母亲见他常常深夜不眠,心疼地说:“这孩子真要把心都呕出来了。”
李贺只活了短短27岁。就去世了。流传下来的诗230余首,其中不少佳作名句。他的《雁门大守行》中的起始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得精警实兀、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唐求,也很重视收集创作素材。他常外出游览,认真体味人情世态,仔细观察山光水色,每有所得,他就写诗句,卷成一卷,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大瓢中。回家以后再把这些诗、诗联或初步成篇的内容,加以整理、修改、加工,使之完美成章。后来,唐求生了重病,他把诗瓢投入锦江之中。诗瓢漂入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乘小舟将诗瓢捞起,可惜诗稿多已浸润损坏,仅得诗数十篇,为其所写诗稿的十之二三,后人因此称唐求为“一瓢诗人”。
无独有偶,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与李贺、唐求、梅尧臣相映成辉的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瓢”,也不是 “诗袋”,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阴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辍耕录》。
同学们,愿你也能时时做个有心人,不断丰富自己的“诗囊”“诗瓢”“诗袋”“瓦罐”——材料“仓库”,如此长期坚持下去,一定再也不会为“没啥可写”而发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