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一首高昂有气势的宋词

想找几首较为豪迈有气势的宋词,最好是较为出名的名人写的!
麻烦附上赏析!!
谢谢了仁兄师姐们!

  满江红⑴

  【宋】岳飞

  怒发冲冠,⑵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⑶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⑷
  八千里路云和月。⑸
  莫等闲、⑹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⑺
  犹未雪;⑻
  臣子恨、
  何时灭?⑼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⑽
  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⑾
  朝天阙。⑿

  【作者】
  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为南宋抗金名将。二十岁应
  募从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因力主北伐、反对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
  的罪名诬陷而死,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
  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注释】
  ⑴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南宋后始见于平韵体)。 ⑵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⑶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⑷尘与土:谓功名犹如尘土,指报国壮志未能实现而言。 ⑸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举其成数而言。云和月: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⑹等闲:轻易,随便。 ⑺靖康:宁钦宗赵桓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次年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北去,北宋灭亡。“靖康耻”指此而言。
  ⑻雪:洗雪。 ⑼灭:平息,了结。 ⑽长车:战车。贺兰山:在今宁夏西,当时为西夏统治区。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缺:指险隘的关口。 ⑾从头:重新。收拾:整顿。 ⑿天阙:宫门。朝天阙:指回京献捷。

  【品评】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
  北伐,大破金兵于偃城。 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 他对部下说:
  “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
  岳飞的素志。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
  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
  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
  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
  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
  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
  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
  水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下片进一步表现
  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
  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
  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
  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
  捷。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
  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近人余嘉锡先生《四库全书提要辩
  证·岳武穆遗文》考证出此词为明人所作而托名于岳飞。夏承焘先生进一步证
  成其说。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此词的作者及背景等问题都须进一步
  探讨,这里不便详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31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http://www.nths.cn/chinese/wanyuehaofangci/wanyuehaofang/new_page_6.htm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西江月
苏 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①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②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西江月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http://www.nths.cn/chinese/wanyuehaofangci/wanyuehaofang/new_page_11.htm

http://www.nths.cn/chinese/wanyuehaofangci/wanyuehaofang/new_page_10.htm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29433.html

第2个回答  2006-05-31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第3个回答  2006-05-31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①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②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4个回答  2006-06-01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