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如题所述

  黄花冈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
  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后,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广东省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黄花岗建烈士陵园,并于同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首次举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了祭典,并写下了祭文,还亲手在黄花岗烈士墓园种植了4棵松树。松树现尚存一棵。1918年,滇军师长方声涛(烈士方声洞之兄)募款续修墓园,后由华侨多次募款修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现有的墓园规模。
  1924年5月1日晚,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出席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并发表演说,号召人们学习烈士“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这是1912年5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各界举行广州黄花岗之役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上,黄兴亲自撰写的挽联。“碧血黄花”象征着烈士的鲜血化为碧玉,革命精神犹如不畏寒霜的秋菊迎风绽放。
  黄花岗墓园占地宽阔,庄严肃穆,园内苍松挺拔,翠柏长青,黄花遍地,又有亭、台、桥、池等点缀,更增添了园内的秀色。“黄花浩气”80年代入选新羊城八景之一,成为广州游览参观瞻仰的胜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8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2个回答  2008-12-08
辛亥革命后的第7个年头即1918年,黄花岗烈士墓园建成了。墓园布局庄严肃穆,大门是一座四柱三门的高大牌坊,上镌孙中山所题“浩气长存”四个鎏金大字。墓道宽阔,两旁花木及碑石林立。岗顶为陵墓,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绕以铁链栏杆。上有四柱方形钟顶碑亭,树“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后面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纪功坊。上半部以72块矩形石块,砌叠成金字塔形坊顶,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造型别,颇为壮观。坊额镌有章太炎所题篆文“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详细纪录武装起义经过的石碑。整个墓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园内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又有亭、台、池、榭等小品建筑点缀,是革命纪念地,也是参观游览的名胜景点。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3个回答  2021-09-13
举行了七十二烈士墓
第4个回答  2008-12-08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被捕杀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墓址:
墓园座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有孙中山先生题“浩气长存”之牌坊式大门和墓亭、纪功坊,乐台,四方塘、黄花亭、西亭、石雕自由神像等建筑。1921年为纪念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而牺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圆为著名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亲手栽植了青松,后经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