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站台上的奔跑》短文,回答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站台上的奔跑》短文,回答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站台上的奔跑》短文
站台上的奔跑

10年前,弟弟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开学报到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我和妈妈去省城火车站送他。
我们肩上都背了大包小包的物品,尤其是妈妈,手里还拖着一个装满衣物的箱子,提着一个食品袋,里面的水果、面包鼓囊囊的。
在候车室等了大半个小时,渴了,妈妈递给我们一人一个苹果,自己从背包里拿出塑料水瓶,说剩下的苹果要给弟弟留着在火车上吃。
长龙般拥挤的人群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我们也亦步亦趋地走向验票口。妈妈眼花,看不清车票上的字,只是一再叮嘱弟弟千万别看错了车次,坐错了车。
好不容易把大包小包的东西都塞到卧铺下面,火车已经“呜呜”地鸣笛了。妈妈有点焦急,她还想再给弟弟说一下到站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弟弟说:“妈,你不用担心,你们回去吧,火车就要开了。”
刚下来没有两分钟,在火车缓缓地开动时,妈妈找到了临窗而坐的弟弟。弟弟向我们挥手,妈妈跟着火车向前走……
轨道上停满了整装待发的列车。这时,邻近轨道上一辆列车从对面呼啸着开了过来,弟弟的列车看不见了。
我正准备往回走,身旁忽然不见了母亲。母亲沿着站台向着弟弟乘坐列车行进的方向奔跑着,双脚飞快地向前移动,两只手不停地挥舞,是我几乎没有见过的速度和动作。不大一会儿,已经和我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站台上的乘务人员开始注意母亲了,其中一人跑过来拦住了她。我赶上来时,母亲一脸的惊慌失措,一个劲地拉住乘务人员问:“怎么办?怎么办?是不是坐错火车了?是不是坐错方向了?”
在仔细地问清车次后,乘务人员肯定地说:“不会错的,阿姨,你放心吧!”母亲仍是惴惴不安,慌乱地说:“千万不要坐错了啊,我的小囝囝,第一次出远门呢,还说要自己去学校,不让我们送他。”母亲的双手仍然拉住乘务人员不放。站台上的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纷纷围了上来。
我慢慢拉着母亲的手,像哄孩子那样对她说:“他们都说没坐错,妈,你就放宽心吧,弟弟已经长大了。”
母亲这才松开了手,拉住乘务人员的手说了好几声“对不起”。
事后和她说起这事时,她只是“呵呵”地笑着,自嘲地说:“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了,就是心里觉得你弟弟坐错了车似的,唉,是年纪大了吧!”
现今母亲远在美国,当她抱着可爱的小孙子,用生涩的英语和邻居交谈时,不知道还会不会想起这奔跑的画面。不过对于我来说,它就像经典的黑白影像,虽然时隔遥远,却依然保存在我温暖的记忆里。
不为别的,只为母爱。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文的主要内容:文章抓住母亲到火车站送第一次出远门的弟弟,因担心弟弟坐错车而跟着跑的细节,赞美了母爱的伟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我们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起跑线,幼儿园的第一天是一条起跑线,初一的第一天是一条起跑线,高一同样也是一条新的起跑线。然而,面对人生的条条起跑线,你有什么想法?有人会说,只是起跑线而已,距离终点站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再来冲刺也是可以到达的。也有人会说,起跑线是一个新的开始,应当好好重视。起跑线的好与坏,关系到最后的成功与否。
  如果然我选择,我会选择后者。就前者而言,设想一下,我们可以把一幢房子的建筑过程比作我们从起跑线到终点站的过程。一幢房子的全部完成,简单来说,要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奠基—建筑_装修。设想一下,如果奠基这一过程马虎的话,这幢房子可能建成吗?即使建成,那它的质量有保证吗?这就不言而喻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