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考重庆材料作文怎么写-跪求

材料: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冰心《谈生命》)
要600字,选材富有生活气息

  自古以来,人类都千千万万次地重复着这样的命运——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终化为一堆白骨。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无论多么伟大,都无法逃脱这样的悲惨结局。这不能不令人想到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的哀唤:“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树尚有千年之寿,人为何有百岁之忧

  世间的一切都围绕着生命而展开,世间的一切都源于人的生命。林语堂说:“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如果对生命作哲学的思考,不难认识生命的三重绝对性:绝对根本性、绝对一次性、绝对宝贵性。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为金钱绞尽脑汁,有的人为权力苦苦钻营,有的人为地位挥泪流血……金钱、权力、地位与生命,倒底孰重孰轻?生命一旦灭亡,附着于生命的财富、权力、地位、荣誉、爱情等等,都将像水中的泡沫一样转瞬即逝。

  "孔丘盗跖俱尘埃”。孔丘是最崇高的大圣人,盗跖则是最闻名的大盗。不管是大圣人还是大盗贼,都难逃一死,死后都一样化为尘埃。因此,死亡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真正认识死,才能深刻理解生。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深铭记: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回!我们共同的最大敌人只有一个:死亡!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人人都要有“一个生命胜过一个太阳系”的观念,要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珍爱生命才是最合人性、最合人道的。

  教育最宝贵的是生命教育,科学最宝贵的是生命科学,文化最宝贵的是生命文化。

  人命关天,生命无价,这是常识。最大的真理往往是最平凡的常识,最朴素的道理。许多人、许多民族、许多国家,往往因为这一真理最朴素、最平凡,而不知不觉地忽略它、轻视它。蒙田说:“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生存。”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它储备的大量黄金或外汇;更不是它的土地或资源,而是人民的健康,人民的生命!

  个人的生命,是个人最根本的利益;人民的生命,是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无限珍爱生命,是绝对应当的。最珍爱生命是最大的善,最不珍爱生命则是最大的恶。

  对生命的需求,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阶级,是人类最普遍的需求,是一切需求中最大的共性需求。君不见,无论凡圣贤愚贫富妍媸,皆归腐骨;叱咤风云不可一世之王侯将相,也难免如此。从古代帝王将相、朝廷大员到诗人墨客、贩夫走卒,均对于长生不老、修道成仙无比迷恋,足见人对生命普遍的强烈需求。

  当有人问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一旦成为美国首富,还有什么目标”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成为美国最高寿的人!”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命科学初露曙光,虽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经频频向人们展现出逐步实现长生不老的巨大可能性。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每个人都会拥有短暂的青春,而每个人的青春、生命终将被毫无选择地收回——真是半点不由人,这就是人的最大的不自由。生命自由一旦失去,一切自由都会跟着失去。因此,人类在一项又一项自由获得后,追求长生不老这样的“元自由”,乃是追求人类最大、最彻底的自由解放!

  人类将逐渐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失误是忽视自己,忽视自己的生命。21世纪,将是人类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生命,力求真正最大自由——生命无限自由的世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2
谈生命
生命是什么?我相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给生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象爱情一样,生命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早春,万物萌发,是生机勃勃的生命;盛夏,河塘月色,是秀丽清新的生命;晚秋,菊花怒放,是桀骜不逊的生命;深冬,腊梅依然,是高洁伟岸的生命.
裴多芬说:"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看不然,爱情可抛,而生命决不可抛.若是连生命都抛弃了,还有什么资本去谈爱情呢?焦钟卿和刘兰芝的爱情固然让人羡慕,可是,他们"生人作死别"纷纷奔向黄泉路的做法却是不可取的.人活着就是活着的意义,在茫茫宇宙中,人固然渺小,可是生命的河流,生命的天空却是无源无尽的!
贝多芬,霍金,海伦 凯勒,保尔,等等,无一不是人类中的精英,他们无一不是身残志坚,热爱生命,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是什么,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成就了自己一番事业?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她的宽度与深度.生命的长河永远在历史中长流,今天,我们正处于生命的花季,那我们为何不把握住现在,让她为我们的明日增添芬芳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清逸的生命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淳朴的生命;"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古人已对命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更应该对生命有执着的追求!
清秋,俯身撷起掉落在地上的红叶,观其脉络,乃是其璀璨生命的写照---写出了它生命中的辉煌篇章,也写出了它必将凋落的命运!有生必有死,生死乃世间的规律,我们都不可避免.正象司马迁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要想此生过得有意义,我们就要把握住生命中的一点一滴,不枉此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