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分顺序的理解 急!急!急!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请语文老师指点我理解“总分顺序”。

文章的结构一般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段与段之间的一般为并列、递进等

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运用"总--分--总"结构撰写成文,造成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整体美感的韵味。

2这种结构的变形较多,但大体上总是这样一个模式:先是一个短小的开头,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起因,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总说,一般用概括的语言表现。接下去就是分说,分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并列式的分说,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如一个人的几个不同侧面,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同一中心下的几件不同的事。二是连贯式的分说,彼此之间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推移,如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几天内的不同事情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短小精悍,各自独立又服从于同一条主线。分说的几个片断之间,可用小标题表示,又可用空格显示,也可像普通分段那样,但有较明显的跳跃性。文章的结尾,又是总说,可以是开头呼应,也可以作总结性结尾。
这种结构可以使长文短写,也可以用短文长拼,同时又能省去许多过渡性的文字,写起来省力而形式又新颖,写成的文章简炼而清新,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多侧面多角度地写人记事,增加文章的容量,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3议论文的结构依据表达的需要安排,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程式。但在论证过程中,还是有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1)并列式结构: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从几个平行的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2)对照式结构:是指文章中,将几个分论点或几个论据进行对照,形式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论点。一对照比较,就有了鉴别,孰是孰非,一目了然。(3)层进式结构:也就“层层深入”式,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方式来证明论点,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4)总分式结构: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模式。它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以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又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4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3
简单地说:"总"就是"全部"的意思,而"分"就是分开的意思,所以"总分顺序"就是按照顺序先说一下"全部",然后呢在分开说一下局部!
第2个回答  2008-11-02
比如介绍一个人,先总体说一下他的地位,成就,和影响.然后分别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别人对他的评价等方面来介绍.
第3个回答  2008-11-02
开头统领全文
下文细致地对开头进行解释与说明以及加工
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