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发展简史

如题所述

“地下铁路公司”于1975年根据《地下铁路公司条例》(香港法例第270章)成立,以作为一家法定法团在香港建造及经营一个集体运输铁路系统,并由财政司司长法团以信托形式代表当时港英政府全资拥有,而且采取审慎商业原则运作,配合本地的公共交通运输需求。于1979年,地下铁路首段落成启用,其他行车线相继于1982年及1986年启用。于1998年,一条特别为香港国际机场而建造的铁路机场快线落成启用。
财政司司长法团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在2000年6月透过公开招股进行私营化,出售地下铁路公司23%的股份,地下铁路公司成为“地铁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10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于2000年11月1日,财政司司长法团根据授予最初股份发售包销商的超额配股权,完成出售额外1.5亿股地铁公司股份。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财政司司长法团代表政府持有4,285,040,314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6.67%。政府虽然仍为大股东,但该次公开招股向香港市民等投资者出售了近10亿股份,地铁公司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股票持有人最多的公司。
地下铁路公司上市是香港特区政府将资产私营化的重要一步,标志著政府进一步减少对自由市场的干预。上市后地铁公司的盈余持续增长。2007年,地铁公司录得151亿港元盈利,比1997年的2.78亿港元为高。
2007年12月2日,九广铁路公司(由香港特区政府全资拥有)所经营的网络“合并”由地铁有限公司营运。地铁有限公司的中文名称改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这也标志著香港铁路发展的一个新里程。
港铁公司一直维持超过50%之一的营运盈余,得以收回投资资本,令其成为全球少数能在营运公共交通系统中有盈利的公司,而且是世界唯一不再需要依赖政府补贴(如铁路上盖物业等)营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商。 1975年9月26日,《地下铁路公司条例》通过,港英政府成立地下铁路公司并全资拥有,取代旧有的集体运输临时局,负责监督、统筹及营运地铁;同年,地下铁路正式兴建;
1979年10月1日,地下铁路修正早期系统北段(观塘至石硖尾段)通车,为集体运输揭开新里程;
1979年12月16日,地下铁路修正早期系统中段(石硖尾至尖沙咀段)通车;
1980年2月12日,地下铁路修正早期系统南段(尖沙咀至中环段)通车;
1982年5月10日,地下铁路荃湾线(荃湾至荔景段)通车;
1982年5月17日,地下铁路荃湾线(荔景至太子段)通车;
1982年5月17日,地下铁路修正早期系统(观塘至油麻地段)易名为观塘线,并以油麻地为终点站;
1982年5月17日,地下铁路荃湾线取代修正早期系统驶进油麻地至中环段,并以太子、旺角及油麻地作为与观塘线的转线站;
1985年5月31日,地下铁路港岛线(金钟至柴湾段)通车;
1986年5月23日,地下铁路港岛线(上环至中环段)通车;
1989年8月5日,东区海底隧道竣工,地下铁路观塘线(观塘至鲗鱼涌段)通车;
1989年10月1日,地下铁路观塘线蓝田站启用;
1998年6月22日,地下铁路东涌线通车,成为第一条伸延大屿山的铁路;
1998年7月6日,地下铁路机场快线通车,专为连接机场而设的铁路,往返市区;
1999年6月16日,地下铁路公司宣布改组为地铁有限公司,为将来上市作好预备。 2000年4月26日,地铁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0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为地铁有限公司进行私营化,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以每股$9.38,发售11.5亿股上市,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当时预期所得款项为104亿港元(超额配售股权获全面行使);
2001年1月,地铁有限公司与联俊达有限公司(2002年改名为八达通卡有限公司)其他股东,包括九铁、九龙巴士、城巴、新巴及新渡轮签署新股东协议,地铁公司将以代价1560万港元将其持有部分之联俊达股份转至九龙公共巴士及城巴;
2001年9月27日,地铁鲗鱼涌转线通道纾缓工程完成,观塘线延至北角作为总站;
2002年7月,地铁有限公司表示已于行政会议上举行的会议上签订有关竹篙湾铁路的设计、建造、融资及营运的项目协议草拟本,最终协议以签订前对草拟本所作的必要修订为准;竹篙湾铁路将由地铁有限公司建造,旨在为香港迪士尼乐园提供服务的铁路及相关的服务及设施;
2002年8月4日,地铁将军澳线局部通车,观塘线总站由北角改为油塘,北角至鲗鱼涌段改属将军澳线;
2002年8月18日,地铁将军澳线全线通车;
2003年12月16日,地铁南昌站随当年九广西铁(今称西铁线)投入服务而启用;
2004年1月,地铁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政府订立了关于深圳地铁四号线(现称龙华线)第二期的建设及四号线的运营原则性协议;
2004年2月,地铁有限公司表示政府已邀请集团及九铁就集团与九铁之间可能发生的合并一事开始进行商讨,以求在2004年8月31日前完成有关商讨;
2004年9月,地铁有限公司表示已就与九铁之间可能发生的合并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合并联合报告;
2005年8月1日,地铁迪士尼线投入服务;
2005年10月,地铁有限公司持57.4%权益之八达通计划将非付款业务分拆,成立八达通控股及旗下包括八达通、八达通智库、八达通广联、八达通奖赏及八达通投资等五间新公司,集团持有之权益将为持不变;另集团将借出8610万港元,为期5年年利率5.5厘之贷款;
2005年12月20日,地铁机场快线博览馆站正式启用;
2006年4月11日,行政会议通过九广铁路公司和地铁公司以服务专营权方式合并,决定将九广铁路公司的专营权让予地铁有限公司;
2006年9月18日,地铁昂坪缆车(昂坪360)正式通车;
2007年2月,地铁有限公司获政府批准于将军澳56区将军澳市地段72号进行一个由酒店、写字楼、住宅、商业及停车处所组成之综合用途发展项目,总楼面面积将不超过16.9万平方米。地价33.45亿港元将由发展商Lansmart支付;
2007年6月8日,立法会通过两铁合并条例草案,并成立小组委员会以研究附属法例草案。
2007年8月8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委任钱果丰博士为两铁合并后港铁公司的非执行主席,并选定周松岗先生为合并后公司的行政总裁;
2007年8月9日,地铁有限公司与香港特区政府及九广铁路公司订立正式合并协议,以与九铁进行业务合并及购入若干物业权益;
2007年10月9日,地铁有限公司的独立股东于股东特别大会上表决赞成与九铁合并的方案。将来九广铁路公司现有的本地铁路业务、计划中的铁路发展、九广铁路沿线的物业发展权将交由地铁公司管理,并有50年的专营权(可延长),而九铁公司只保留铁路业务的资产和负债。地铁公司为是次合并需先缴付42.5亿及每年缴付7.5亿元予九铁公司作为租用铁路资产的租金,和一笔过缴付77.9亿以收购九铁公司现有铁路上盖物业的发展权,而原来九铁铁路业务的收益需与九铁公司对分。
2009年7月26日,港铁采用“3+1”新行车方式的康城站至将军澳线正式启用。 2007年12月2日,地铁有限公司取得九广铁路公司所经营的铁路网络服务专营权,并将中文名称更改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但英文名称仍保留为“MTR Corporation Limited”;而于香港交易所的中文简称地铁公司却于2007年12月6日才改称港铁公司;两铁正式合并后,引入“可加可减机制”以牵制铁路的票价。而合并后已经废除转车后的第二程车资,并提供不同幅度的减价优惠予乘客,但不包括轻铁、过境线,以及机场快线;
2007年12月,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接受香港特区政府就将军澳86区评定之地价33.35亿港元,将由发展商康柏投资支付;该发展项目之总楼面面积约12.9万平方米,包括住宅、一所幼稚园及若干车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