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月饼与十年前月饼发生变化的原因

如题所述

宝宝知道
火爆的备孕、怀孕、育儿社区
立即下载
月饼是怎样变迁的?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下载百度知道立即下载
专业回答
1、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最早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因此月饼又叫宫饼、月团。 
2、早在汉代,西域就向中原传来了芝麻、胡桃等,当时用这些原料生产出来的圆饼叫胡饼。月饼作为一种“点心”,心意点到而已,不求奢华,重在情意,是社交佳品。
3、到了汉代的某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正吃着胡饼,玄宗忽然觉得胡饼叫法不好听,此时贵妃恰好仰望着明月,于是脱口而出—月饼。自此,“月饼”的叫法便流传开去。
winberry 2015-09-29
9
2
分享
满意回答
月饼的变迁

www.xawb.com 2004-09-28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一件人间乐事。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不过,它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在《水浒传》《金瓶梅》这些以宋代社会为背景的小说中,有关中秋赏月的宴筵上,还未能见到有关吃月饼的描述,说明当时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月饼。直到明代的《西湖浏览志余》才有月饼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是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由此推论,月饼,当产生于元明年间。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了。《燕京岁时记月饼》记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尽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月饼最初在家庭制作。清代袁枚的《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每年中秋节到来前夕,月饼便大量在市场上出售,且制作越来越精细。饼面上各种图案十分美妙。有“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等。馅心有豆沙、火腿、甜肉、水果等等,花色品种,十分丰富多彩,成为中秋佳节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07434.html?si=1
shuyangzj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11
现在人嘴叼了。社会生活水平提高,都最求完美,最重要的攀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