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得关沧海

如题所述

  背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