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目录

如题所述

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际视野中的高中化学课程:
(1)根据科学素养要求设计课程: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
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各国普遍采用这一标准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我国也沿用此标准进行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科学素养不仅仅是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象征,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普遍文明的标志。
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纳入课程范畴,“科学为大众”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的视野从培养少数人成为科学家转向面对所有的学生。
(2)课程具有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组织具有不同特色:
(4)重视学习化学实验和研究方法:
2、高中化学课程现状调查: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考 教师和教材(辅)表现出“权威性”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普遍缺乏 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
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和讨论偏少 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期望高
化学教材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 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实验习惯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误区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最不喜欢的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压力很大的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实用性最差的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内容偏多的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内容太难的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3、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1)内容与呈现形式
行为主体 前言 组成
(2)课程结构(3)课程性质 (4)课程理念(5)课程目标 (6)内容要求(7)课程实施建议
4、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5、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1)建构有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三个阶段的中学化学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必修模块 高中选修模块
科学探究 认识化学科学 实验化学
化学实验基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
(2)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体系:
必修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1 化学2 化学反应与能量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模块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化学
学分设置:必修学分:6 (4+2) 每个模块36课时,共108课时
必修模块 2个,4学分
选修模块6个,至少选修1个,2学分
(在高一学完必修模块,在高二学完选修模块)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与后续选修模块的关系是基础性与多样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整个中学化学课程是三个阶段、三个层次、两种类型的发展统一体,第一阶段是入门、第二阶段是发展、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
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须经历这三个层次的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强调的是共同的全面发展,第三个阶段突出的是多样化、富于选择性和个性化的深入发展。这才是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的全面理解。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一个整体中去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定位。
而现行课程:必修(化学Ⅰ): 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Ⅱ):259课时 偏理
五大块内容(三块知识穿插安排,两块技能渗透其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原理(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反应速率与衡、电解质溶液理论) 元素化合物知识 有机化学知识化学计算技能 化学实验技能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等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化进程,通过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收集信息:从多种媒体和不同场所获取知识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5)提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强调化学实验的作用,以此作为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重视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需充分关注学校的、社区的、工厂的多种资源,不断地开发、优化和利用好这些资源。
(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化学必修为4个学分,选修为2个学分,高中学生修满并获得6个学分,即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对学有余力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进一步选修其他化学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这也为杜绝“文理分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为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选修课程学分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在最低6个学分的基础上,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
在高考命题上,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课标是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二是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三、高中化学课程模块简介:
必修模块内容简介:化学1和化学2
模块建构思路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一级内容主题 认识化学科学实验化学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模块内容简介:
1、 化学与生活:
模块建构思路 了解生活必需的化学物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化学使你的生活更美好  一级内容主题 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
2、化学与技术:
模块建构思路 化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强化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资源
一级内容主题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制造和应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3、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块建构思路 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体验物质结构的魅力
一级内容主题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4、化学反应原理:
模块建构思路 能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化学调控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
一级内容主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5、有机化学基础:
模块建构思路 有机物创造了第二个大自然有机化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有机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
一级内容主题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6、实验化学:
模块建构思路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基石实验是化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一级内容主题 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探究
四、高中化学课程中的STS教育与现代化学教育:
1、STS教育:
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教育范式。在课标中,无论是从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还是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STS教育的思想。
化学1在“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主题3—认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2的“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三个主题中,都对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给与更多的关注。
在选修模块中,“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的内容直接反映的就是其课程中STS教育的目标。
2、现代化学教育:
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化学前沿科学在人类生产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要求在基础化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适当反映化学发展的动态,与化学前沿科学相关的化学基础,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新的作用等内容。这不仅是摒弃化学旧知识、呈现化学新知识,使新的化学课程内容富有时代气息的需要,也是体现科学大综合、学科大交叉的科学发展趋势的需要,在化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需要,是使全体学生具有新的化学观点和学习新的化学科学方法,为有志于研究化学科学和从事与化学科学相关职业的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需要。
现代化学科学主要研究的物质层次: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层次的化学,宏观聚集态化学,介观聚集态化学。
现代化学科学主要研究的领域:绿色化学、新材料化学科学、化学中的生命科学、化学工程技术、农业化学科学、催化化学、计算机化学科学。
现代化学科学的四大难题:化学反应理论、结构和性能的定量关系、生命现象的化学机理、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
现代化学内容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用以探究为主的多元的学习方式学习现代化学的内容;在现代化学的内容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教师要在现代化学内容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创新。
五、如何面对新课程的挑战:
1、教育、教学观念的挑战
2、教学方式的挑战
3、评价方式的挑战
4、选修课的挑战
5、课时数的挑战
6、班级管理模式的挑战
7、知识结构的更新与能力的挑战
(1)树立新的课程意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2)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3)运用全新评价理念,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4)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5)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