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众说纷纭啊

如题所述

袁崇焕肯定是忠臣。当然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英雄,因为围绕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点。造成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为他平反和歌功颂德的是乾隆,明史又是清朝所编;而明当时的笔记和野史对袁有诸多诟病,两种材料对当时情况的描写相差颇大,所以争论颇多。百姓争食其肉也是有原因的,北京保卫战时袁崇焕为了保存实力保卫北京,没有保护京郊百姓,百姓深受荼毒。另外袁崇焕是主张和皇太极和谈,在当时百姓眼中无疑是卖国的表现,加上辽响对百姓的迫害,京城百姓对袁崇焕得态度就不足为奇了。世人的看法很多时候都不是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明史是清朝修订的,为体现清朝替代明朝的合理性,对其中绝大部分的史料作了修改,已满足自己统治的需要。 清朝从入关起,到辛亥革命至,为维护满族的统治,每个皇帝都发动文字狱,以致到现在明朝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可以说都无法找到史实依据了... 所以说以明史来判断一个人英雄与否,太草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7
袁崇焕花了巨资先后两次修筑锦州,把锦州修成一条“郑国渠”似的巨坑,并抽调蓟门的兵力去宁锦削弱蓟镇,又不按照崇祯的旨意扑杀那些蓟门外可能给皇太极带路的蒙古部落,还拿粮食给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开马市,为后金南侵略准备好粮草,关键是擅杀毛帅而毁东江,直接导致了后金没有东江镇这个牵制,可以远距离作战,如此一来整个“关、宁、锦”变成了一条“马其诺防线”,分别于但是在1629年、1634、1636、1638、1642年先后五次被后金绕道蒙古大规模入塞,掠地千里,横扫京畿。 这条袁大人用巨资堆砌起来的“宁锦防线”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古代版“马其诺防线”,经常有人感慨说袁大人修筑的宁锦防线是“丰功伟绩”,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都没有突破,完全是说瞎话,已经成为了“马其诺防线”的“宁锦”还需要人家去突破吗?应该说自从皇太极1629年由蓟门入塞开始这条防线就报废了,之后这里不再是什么防线了,而是消耗明朝国力的巨坑,以及后金利用锦州地理缺陷聚歼明军主力的战场,害得洪承畴把明朝最后的精锐八总兵十三万人都填进了锦州这个“易攻难守”的巨坑里,让崇祯要实现“中兴之策”实质上失去了最后的依托,而导致了最终不可收拾的局面。 其实,要避免这样的错误也不难,只要听阎鸣泰在“宁锦大战”后的一句话:“锦州止可悬为虚著,慎弗狃为实著,止可设为活局,慎弗泥为死局”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个谋略高深的断言和预言,熊廷弼、王在晋、高第、孙承宗、王之臣、阎鸣泰都是秉承了这样一种战略思维,他们或坚壁清野力主据守山海关“雄关天险”以待,或适当策应东江镇将锦州“悬为虚著”,让后金在灾荒之下惨状的出现,或可不费一兵一卒而灭后金全族,或可乘其狗急跳墙来攻打关宁防线之际断其后路而将其主力全歼,孙承宗还具体提到过战术安排:“敌窥城,令岛上卒旁出三岔,断浮桥,绕其后而横击之”,绝不能因为锦州这种非扼要之地“挠动乾坤半壁”,空耗明朝宝贵的财力和军力,当然这种谋略不是袁大人这种资质能企及的。 《明史记事本末·崇祯治乱》记载了户部给事中黄承昊的上书:“……今出数共五百余万,而岁入不过三百二三十万,即登其数,已为不足,而重以逋负,实计岁入仅二百余万耳。”这是天启初年的事情,可见明朝财政危机是多么严重。 明朝为了边事加征辽响,崇祯更是对袁崇焕全力支持,崇祯凑足辽东的军事开销很不容易,崇祯即位前的天启六年(1626年)辽饷虽然已增至七百万两,但到天启七年(1627年)明朝的财政还是有一百六十万两的亏空,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出关时,获得辽饷四百八十万,米一百八十万,另发内帑一百二十万、铠甲四十万具,红夷大炮十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以前王在晋要修建一座重城预算为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而袁大人不仅要把锦州恢复了,还要修建周遍城池,再往前“且守且战,且筑且屯”那要花多少银子?估计还没有等他把城堡修到广宁,不用后金动手明朝就完蛋了,他这样哪里是“五年平辽”,完是是用银子在“填辽”,最终的结果只能加速明朝财政危机的不可收拾。可见袁崇焕以他“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的守辽方式确实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朝廷不但要出军饷、粮饷、修缮城池的银子,许多时候还要接济辽民、完善抚恤……
希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