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知道沈阳地名的来历是怎样的吗?据我所知有很多是以东南西北命名的,比如大东、大南、大西、大北等

大东、大南、大西、大北,后面加上“门”或者“边门”,是否是体现了城市的不断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呢?还有什么数字排序的经纬路,有没有具体的讲述的连接或者文章可以分享一下?谢谢

沈阳东西南北四面各两座城门共八座城门东向者左曰内治(东门)、右曰抚近(东门);南向者左曰德盛(南门)、右曰佑(南门);西向者左曰怀远(西门)、右曰外攘(西门);北向者左曰载(北门)、右曰福胜(北门)

康熙十九(1680)盛京城外围增筑圆形外廓墙曰关墙(边墙)外廓墙墙高七尺五寸周共三十二另四十八步与八座城门相应关墙四周辟八门名边门南边门、南边门、东边门、东边门、北边门、北边门、西边门、西边门.

要了解沈阳街路的“经”与“纬”,还要从100多年前说起,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经纬路产生的历史背景。1903年,沙俄修筑东清铁路支线经过沈阳时,将铁路沿线划为铁路用地,名曰“铁路附属地”,占为己有。1905年,日俄战争后,俄国将铁路附属地同南满铁路一起“转让”给日本,改名“满铁附属地”。同时,也要求中国开放奉天商埠。所谓商埠主要是指在通商口岸向外国人提供居住、经商的方便,允许其租赁或自建房屋及行栈存货等商业区域,这一区域应由中外双方勘定、划界,使用居住权、经营权者应向中方付出租金及费用,而且它也是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唯一合法活动聚集区。
1906年5月3日,划定沈城小西门、大西门外为外国人居留地,西关边门外辟地一万余亩作为商埠地。商埠地范围东起边墙、西至满铁附属地、北起皇寺广场界内(皇寺路南)、南至浑河大坝止。这个范围不算小,仅比沈阳古城内的面积略小一些。1907年,商埠地划分为正界、副界、预备界三等,对外开放。沈阳最早确定的商埠地,是以原北孤家子村为中心,以今天的皇寺路和市府大路为北南界限,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奉天商埠地北正界。
商埠地的西面是“附属地”,东面是老城,老城当时是中国地方政府直接管辖范围。

奉天开埠建路

20世纪初的沈阳还很荒凉,没有什么大马路。商埠地出现以后,它为了发展必须修建道路。于是,在商埠地划定不久,奉天开埠总局(为开埠新设的管理机构)就开始修建道路。那么这些街道如何来命名呢?相对于商埠地和“附属地”来说的旧市区——边城以内,其街道命名也多体现历史传统或相沿成习。例如:四平街(今中街)、东华门大街、西华门大街等等。而商埠地的道路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以地名命名的方式,而是把东西向的街道都称为××纬路,南北的街道称为××经路,商埠地的街道名称上有些欧化色彩,经纬路就这样产生了。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18
沈阳原是是清代进关前的都城,东顺城街上现在还有抚近门(大东门)和西顺城街的怀远门(大西门)被重建并保留下来,当然也有大南街(大南门)和大北街(大南门)各街附近原来还有个小一些平时供步行的百姓走的城门对应的方向就叫“边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