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的古诗

如题所述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译文

时常记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过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
玩到尽兴天却黑了,划小舟回去,却不小心进入藕花塘的深处。
怎么出去,怎么出去,却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①常记: 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②日暮:太阳落山、黄昏、傍晚。
③沉醉:大醉。
④兴尽:尽了兴致。
⑤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通,迟。
⑥误入:不小心进入。
⑦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渡,在水面前行。
⑧惊:惊动。
3、创作背景
《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的早年之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19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如梦令
内容: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品注释
注释

①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集评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
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
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
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
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
第2个回答  2019-07-2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3个回答  2006-05-20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清歌舞凤 长记别伊(欲别)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好像是李存勖的词 记不清了
第4个回答  2006-05-20
如梦令.祝酒

海角天涯朋侣,
四面八方来聚,
满座聚英才,
松竹梅兰之叙,
高举,高举,
互道一声心语。

如梦令

自古青春难驻,
年少正好射虎,
妙手挽风华,
功就与君共祝,
起舞,起舞,
更有憧憬无数。

作者:现代作家 汪国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