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据说是项羽的谋臣范曾讲,出自楚国的阴阳家南公之口。而它通常被作为认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爱国力量的科学预言而被后人引用的。

陆游就有诗云:“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这里的“楚虽三户”,意思是楚国只剩下三家遗民(指楚国人少),但仍能推翻强大的秦王朝,难道堂堂天朝大宋却没有一个人能建立复兴国家的功勋吗?

但“楚虽三户”是这个意思咩?


按《史记·项羽本纪》的三家注,这一句有四种解释。

其一,裴骃《集解》中解:“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这里跟陆游的用法一样。

其二,司马贞《索隐》说:“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昭、屈、景也。”,在这里“三户”特指了楚国三大姓。

其三,《左氏》云:“以畀楚师于三户”,杜预注:“丹水县北三户亭”,这里的“三户”指的是地名。

其四,张守节《正义》:“三户,漳水津也”。说是项羽在三户津破章邯军,章邯投降,秦遂亡。

那么,到底“楚虽三户”是个什么意思?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一直是强国,通过不断的扩张战争,形成了一个土地广阔、人民众多的封建亡国,虽然秦在统一战争中对楚的歼灭战相对其他5国杀戮多,但这并不能说明,楚国人就几乎被杀绝了,剩下“三户”般稀少。

连“世代楚将”的项羽家族都能自由活动,何况后来打响抗秦第一枪的也是楚人,所以,陆游的用法其实并不太符合。

至于司马贞说的“三户”也很牵强,司马贞在《左传》所记“晋执戎蛮子以畀楚师于三户“,其故址在今天的河南淅川县北,时间再公元前491年。而楚亡则在公元前223年,中间相隔了二百五、六十年之久。而且晋把它的俘虏在三户亭送给楚国,可以说这是与楚之兴亡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件小事,南公又怎么会据此预言楚国覆灭之后仍然能推翻秦朝,一雪前耻呢?

张守节所说的“三户津”也有问题。按这个“三户津”之所以见于《史记》,是因为在这里曾进行过一次反秦战役,但这次战役与消灭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并不能相比。

项羽巨鹿击溃秦军主力,章邯暗中派人求和,但没成功,项羽于是“派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污水上,大破之。”


《史记》记载得很明白,迫使章邯最后投降的是污水之战,而三户之战既非项羽直接指挥,而且对秦军打击效果也不明显,怎能附会到“秦亡必三户(津)”呢?

《项羽本纪》中是这样写的:

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共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分析这段话,不难看出范增的意思强调的不是“楚虽三户”,而是“亡秦必楚”。那么,为什么其他5国不能灭秦,偏偏是楚呢?

范增的说法是:

秦楚之间又多年愁怨,秦昭王曾打着秦与楚“所从相亲久矣”的幌子,约楚王熊槐会盟武关。楚王为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而赴会,结果楚王被扣押起来作为人质,被要挟割让巫、黔中之郡。楚王拒绝而成为秦国阶下囚,两次逃归都失败,最终郁郁而终死在秦国。

楚人为悼念熊槐,遂谥之为怀王,并同情楚王室“无罪”而被灭,这种感情化为对秦的敌忾,就是楚人能在反秦战争中充当主力军的原因。巨鹿之战,楚军以一当十,而诸侯作壁上观,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另外,秦灭楚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李信盲目自信,领20万伐楚,结果大败,秦始皇遂“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王翦,“久之”才取胜,楚统帅项燕兵败之后也自杀,其牺牲的壮烈,也为楚史增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楚国的凝聚力战斗力,相对于从晋分出来的韩赵魏,篡姜而代之的田齐,以及常年偏于辽东的燕,要强很多。


以上可见楚人富于爱国的传统,并且有较强的战斗力,而南公这位楚国遗老正是从这些方面得出楚人能够肩负亡秦的使命的结论的。

但无论是范增口中的南公,还是范增本人,不可能不认为反秦的领导权应该交给楚王室的后裔来掌握。楚人虽然有力量,但没有号召力的人物来领导反秦是不可能胜利的,陈胜吴广就是个好例子。

因此,范增对项梁说: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之后项梁认同范增的话,从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将其立为楚怀王,从民望,这才算是凝聚了人心,走向灭秦的关键一步。楚怀王的亡灵和谥号竟成了反秦斗争的一面旗帜,可见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本意是说,楚国虽破灭,但只要有芈姓血统的后裔在,并由他们领导起义,楚国就可以复兴。


而芈姓王族之中又以“昭、屈、景”三姓在楚灭亡之后仍有颇大的潜在力量,是故,才会有“楚虽三户”之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故楚南公对秦灭楚的诅咒,经范增等人的散布,这一言论流传很广,对刘项灭秦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灭秦的刘邦、项羽都是楚人,这相当于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诅咒应验了,后人也便煞有介事地分析,“三户”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屈、景、昭三姓氏,还是陈胜、项羽、刘邦三个王。
第2个回答  2020-09-29
意思是楚国就算只有三户人家也要消灭秦国,报仇雪恨。因为楚怀王早年客死秦国,所以楚国人民是非常仇恨秦国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1
楚国当时被秦国灭国之时,就有语言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说明楚国人特别有担当和血性,楚人根本没有忘记亡国之仇,后来项羽掀起的起义军覆灭了秦国也印证了这个语言。
第4个回答  2020-09-29
这句话出自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头,意思是,楚国虽然三家分权,但是最后大秦一定还是会败给楚国人,事实证明确实,项羽火烧阿房宫,就应验了这句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