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巡抚恩铭是一个好官,为何徐锡麟要刺杀他呢?

如题所述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主持安徽高等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时,被安徽巡警学堂会办(校长)徐锡麟刺杀,当场身亡,时年62岁。

徐锡麟刺杀恩铭,是与他有仇吗?

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恩铭还有恩于徐锡麟。

徐锡麟出生于浙江一个名门望族,父亲当过官,家里有百亩良田和两家商铺,本属于革命对象。后来,徐锡麟思想观念发了转变,加入了光复会,成为了一名革命党人。为了打入清廷内部,1904年,徐锡麟捐了一个道员头衔,又到日本留学一年。1906年,徐锡麟回国,参与筹办安徽陆军小学堂。

徐锡麟的表叔是湖南巡抚俞廉三,在俞廉三的推荐下,他结识了安徽巡抚恩铭。恩铭对精明能干、又喝过“洋墨水”的徐锡麟非常欣赏,视为亲信,任命他担任安徽巡警尹,兼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校长)。由此可见,恩铭有意栽培徐锡麟。徐锡麟也将恩铭看作自己的恩人,拜为恩师。

徐锡麟

徐锡麟刺杀恩铭,是因为他是一个坏官吗?

恩铭并非一名标准意义上的坏官,在一定程度上,他甚至称得上是一名好官。

恩铭,字新甫,满洲镶白旗人,出生于锦州城东百官屯。恩铭虽然是八旗人,但从小家境贫寒,在做过山东巡抚的锦州名士文格的资助下,得以进学读书。恩铭考中了举人后,步入官场,历任知县、知府、道员、按察使等职,于1906年升为安徽巡抚。

旗人子弟多纨绔,恩铭的办事能力却很强。他曾经以举人身份捐资,获得了知县职衔,从而被派到山东参加治理黄河。清朝晚期,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给治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恩铭不怕苦,不怕累,吃住都在工地上,终于成功地堵住了黄河决口。

与其他旗人官员一样,恩铭的政治理念比较守旧,可当清廷推行新政后,许多封疆大吏都阳奉阴违,恩铭在安徽却不折不扣地实施了新政措施。

恩铭来到安徽后,在各领域大力推行新政,特别是在近代教育变革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恩铭将复旦公学校长严复“挖”来安庆,担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为了支持严复,恩铭费尽心思,事必躬亲,还决定每年筹拨银42000两银子作为安徽师范学堂的办学经费。

此外,恩铭还创设或改组了安徽陆军小学堂、安徽巡警学堂、安徽陆军测绘学堂、安徽讲武堂、安徽绿营警察学堂、安徽将校研究所等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的成立,促进了安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那么,徐锡麟刺杀恩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徐锡麟刺杀恩铭后,率领数十名学生军发起武装起义,攻占军械所,却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徐锡麟被捕后,接受审讯时写下洋洋洒洒千言供状,陈述了刺杀恩铭的内心动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徐锡麟作为一个革命人士,会推翻一切封建势力,所以他杀恩铭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决心。
第2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当时以徐锡麟为代表的革命派就是要刺杀满族的官员,所以他们不分对错,不管是好还是坏。碰到了满族官员就会吃啥。
第3个回答  2020-11-13
徐锡麟之所以刺杀自己的恩师恩铭,是为了革命,但徐锡麟这人太极端难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