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铁路大国,为什么在有的地方会修筑桥墩呢?

如题所述

高铁建设在我国掀起一片热潮,可随着高铁的建设,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那就是为什么高铁的桥墩都那么高呢,是因为建在高架桥上的铁路所才叫高铁吗?跟普通铁路一样在平坦的地上不可以吗?

小白想说:‘’如果你认为高架桥上的铁路就是高铁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高铁之所以叫高铁其意思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能使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火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 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铁路局将中国高铁定义为设计开始时速250公里以上、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那么高铁为什么都建在桥上呢而且还那么高?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取决于跟线路的位置以及受局部地区的高差所影响,主要分为以下4个原因:

1、为了线路的平直和平顺

所谓平直就是,尽量采用直线或者大半径的圆曲线,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弯道,比如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要求线路的曲线半径不小7000米。很多时候为了截弯取直,所以采用桥梁建设。所谓平顺就是,不能有太多太大的起伏,主要涉及到一个坡度的问题。

2、为了线路不能有太大的沉降

这是很多伪专家攻击中国高铁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他们会说国外10年20年建一条高铁铁路,你们3年5年建一条,连让线路沉降的时间都不够,你们这是为了速度牺牲安全。

其实这纯粹是一种无知的胡搅蛮缠,用屁股想想,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为了早几年连安全都不要了?自己的脑袋还要不要?安全始终是中国铁路的最高法则,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我国高铁之所以建设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线路采用桥梁多。

普通的填方路基是由特定的填料(粘土、碎石土等)填筑而成的,这些填料填筑时是较为松散的,需要依靠机具压实到一定程度,但是由于填料本身的固有性质,即便是机具压实后,填土也会继续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结沉降,而在软土路基上填筑的路堤,还会附加有软土层的沉降。

桥梁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桥梁是建立在桩基之上的。根据地质情况不同,桩基的深度也不一样,一般要打到岩石层,有些深度达六七十米深。这样基本就不会产生什么沉降。

3、节省土地

这个我不多说,只说一个数据:京沪高铁桥梁占比达到80%,与传统路基相比少用土地3万亩。

虽然桥梁建设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考虑到拆迁的成本节约,其实高出的数量非常有限。

当年京沪高铁建设成本一公里只有1.3个亿,现在想想简直太便宜了,现在再建至少翻番。不得不说,当年决策之英明,后人难以企及。

4、其他一些原因

如减少养护成本,提高线路的安全性;解决行人过道问题,减少管理风险等等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因为我国的地理条件大多是丘陵山地湖泊,其实是这样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面积,可以供其他的东西使用。
第2个回答  2021-03-09
修桥墩无非就是几个原因,一是为了减少占据耕地面积,把铁轨架起来,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占据的耕地。二是铁路要过河,当然要修桥,修桥就要建桥墩。
第3个回答  2021-03-09
因为我国的山脉比较多,山与山之间相聚很远,而且海拔还相对较高,不得修筑桥墩来搭建桥梁。
第4个回答  2021-03-09
因为我国土地不是很平,有的地方比较低。而且还有农作物。这些诸多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