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组织指导老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下午临近五点,学生会主席发来一条微信,邀请我参加今晚18:30参加学院新生杯辩论赛总决赛。

2014年带团学干部的时候深入接触过学院辩论队,对当时的辩论队队长印象也相当的深刻,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当初我是不是过于严格了,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毕竟做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大学期间也担任过校学生干部,工作以后也接触过很多指导老师,校组织的,院组织的,还有各类社团的,如今第一批00后已经进入大学,面对年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的00后,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结合自身经验,分享几点:

1、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00后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成长起来的,说通俗点就是这一群孩子都是抱着手机、IPAD、听着TFBOY的青春修炼手册成长起来的。如果作为一名学生组织指导老师,你连吃鸡、王者、水逆、安排这类00后挂在嘴边的热词都不明白,那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你和这个时代脱节了。

互联网时代,也是每一个社会主义新时期接班人的时代,只要我们打开手机、电脑,各类社交APP,新媒体、自媒体必然充斥着我们的屏幕,即使这样你还不能与时俱进,那说明你真的落后了。如果你是一名学生组织指导老师,请务必与时俱进,先了解清楚00后到底想些啥,说些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要给学生一瓢水,你就要有一桶水,和00后的学生在一起,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指导老师是无法跟上节奏的。

2、简而不凡,靠谱就是优秀

很多时候,不管大事小事只有能坚持才能有所收获。前些天,和一个师兄说起这些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感触良多,当年也是师兄师姐们一路领着在学生组织里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如今毕业留校四年,自己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舞台。

一个学生组织里,能独当一面的学生干部,现如今真的很少很少,都是打酱油的多,这到底是不是他们的问题?

用师兄的话来讲,当年的我们进步了,现在的我们跟现在的他们有太多的代沟,他们的想法我们不懂,我们的想法他们不想懂····

这就很尴尬了呀!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恰恰相反,在我的接触中,很多学生干部刚上任,内心充满激动,同时也是一脸茫然,毫无准备的。这个时候,指导老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会学生干部简单的打印铭牌,活动布场,写假条,做策划,事前有告知,事后有反馈等基本业务能力,胜过一味要求完美,独当一面,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往往就是小细节。简而不凡,简单的事情做好,那就是靠谱,能事事靠谱,那就是优秀。

3、热爱这份工作,认可自己的学生干部

大学里的学生组织指导老师,一般都是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主,像我这样这么多年只干学生组织指导老师一个事情的人不多。坦率地讲,我是真热爱这份工作。但如果一个辅导员、专业老师,你不热爱指导老师这份工作,那么请不要担任任何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无论是团委学生会还是社团,因为做指导老师,这既不算工作量,也没有额外的报酬,更多时候你还要自掏腰包搞团队建设。

有个同事,认识很久了,这么些年一直带学生会。在我看来,他年级上的事主要在于统筹和协调,那么更多的时候就可以好好带带学生干部,出成绩也不难,可这位同事,我从来不见他主动开过例会,也不见他有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大概更多的时候就是看看物资清单,刷刷卡报销经费罢了,甚至我认为是个人的私事,他也理所当然的让学生干部去做。更为不解的是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一套说辞:都是学生会干部不给力,一届不一届啊。在他看来,永远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各种原因我和几任学生会主席都有交流,出于礼貌也没有刻意关注这个同事给学生会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但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这个同事谈不上热爱学生会指导老师这个工作。

如果想让一个学生组织变得纯粹,靠谱,请指导老师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从心底认可自己带的学生干部。

只有当你真心热爱这份工作,认可自己的学生干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们共同成长,才有可能和他们一起指点江山,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他们一起做策划,写方案,组织活动,真正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指导老师。

4、大的格局,无限的人格魅力

指导老师格局有多大,学生组织就能走多远。一个学生组织,大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问题可能来自学生组织,也可能来自学生干部。

我开头提到的辩论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辩论队在其他人的眼中被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而在我的实际工作接触中,我也发现,这一群口舌如簧的辩论天才,坚信除了他们自己会打辩论,其他部门其他组织甚至其他人都是门外汉,当然也包括指导老师,辩论队做的事情都是专业的,只有他们自己能干的,指导老师能帮我搞定教室借用,搞定新生早训假条,这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就被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很显然,这样的辩论队是成不了事的,至少像样的比赛是打不出来的。

当接过一个学生组织时,指导老师不要着急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发动学生干部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作风,也不要着急在这个学生组织上注入自己的处事风格,需要认真了解这个组织存哪些问题,在熟悉所有情况以后,循序渐进,慢慢改。只有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去发展这个组织,才有可能和这个组织一起去创新,一起去超越。

指导老师的眼光也不能局限于组织内部,而应该多去了解同类组织的发展情况,发展和创新的开端应该有一个有消化有改进的模仿。其次就是要不断汲取优秀组织的做法。在指导工作中,指导老师不应该打击学生的工作劲头,更不应该随意批评学生的犯错,一个有远见的指导老师是可以接收学生干部犯错的,除此之外要勤于鼓励学生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有更多的创新想法,启发他们的思路,给他们更大的空间,他们的天马行空也可是你的无限想象。这就是所谓的格局,当一个指导老师有足够大的格局时,那么就有无限的人格魅力,所带的学生组织也就挥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最后分享一个很有寓意的故事:

在美国俄亥俄州,每年都要举行南瓜品种大赛,农夫汤姆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首奖及优秀奖的得主。他得奖后,好不吝色的将获奖种子分给街坊邻居。有一位邻居惊讶的问他: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品种改良,为什么还这么慷慨的把种子送给我们?难道你不怕我们的南瓜品种会因此超过你吗?汤姆回答:我把种子送给大家,其实就是帮助我自己!原来,汤姆所居住的乡村家家户户的田地比邻相连,汤姆把种子送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它们的品种,这样就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较差品种的花粉传播到自己优良的品种上,汤姆也才能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相反,若汤姆将良种私藏,而邻居在品种改良方面跟不上,他就必须在防范外来花粉上费尽周折。

诚然,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必然有一群优秀的学生干部,但未必有一个优秀的指导老师。

正如同我的另一个同事说过的:优秀都是因为学生干部,有问题都是因为指导老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