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编码的意义是什么?

邮政编码是按什么规则编制的?
例:650031 650201
请具体说说邮政编码的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谢谢

邮政编码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因电脑不能识别中文,但能识别数字。每区域编上代码,能快速运用电脑分拣,当然要写的越细越好。

邮政编码通常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邮政编码是实现邮件机器分拣的邮政通信专用代号,是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需工具;

最终目的是使信件在传递过程中提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交寄信件、包裹时务必写明邮政编码。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

扩展资料:

1963年6月,邮政编码在美国诞生,用以应对当时急速增长的邮件寄递需求,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拥有邮政编码的国家。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世界上上的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各国邮政编码规则并不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9
其升

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标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邮政编码是与人民生活和邮政生产密切相关的邮政服务区域和地址的代码,它是“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邮政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
我国邮政1974年开始研究邮政编码,1980年起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的实施为实现邮件自动化分拣,提高邮件处理效率,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提高邮政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邮政编码作为给据邮件的主要信息之一,在给据邮件登单和查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邮政编码作为邮政信息化的基础代码不仅广泛应用于邮政信息系统,同时也在社会其他行业信息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逐渐成为社会性的基础代码。
一、制定编码规则标准的必要性
1、科学指导编码工作
(1)保证赋码的规律性
20多年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是依据 1977年8月原邮电部下发的《邮政编码试行方案及说明》来对所属区域赋码的。由于当时邮政编码规则没有制定成标准发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理人员的变动,有些地区已经找不到原来下发的文件,就是有文件的地区,也因不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邮政编码规则,出现了赋码不规律等问题。
我们曾对20年来各地区自行调整的邮政编码进行了分析,发现有6000多个具有投递功能的局所存在几个局所共同使用一个邮政编码的现象,同时也存在一个投递局所范围内有几个邮政编码的现象。而且有的地区邮政编码编到了投递所,有的地区只编到投递局。另外有些地区投递局所邮政编码编排的规律性较差,因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邮政编码编制规则标准,保证赋码的统一性和规律性。
(2)指导邮政编码的调整
邮政编码实施20年来,为适应发展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对邮政编码调整的比例约为8%,具体各层级的调整为:前2位码增加了3个,前3位码增加了 30个,前4位码增加了102个,6位邮政编码增加了 3000多个。下面给出3个由于行政区划变动而调整邮政编码的例子:
·重庆原为四川的一个地级市,使用一个前3位码630。1997年成为直辖市后分配一个前2位码40,代码资源扩大了10倍。
·海南原为广东的一个地区,使用3个前3位码 521、522,523。1998年建省后分配一个前2位码 57,经过三年的过渡,原用521、522、523已置换出来分别分配给广东的潮州、揭阳、东莞三个地级市。
·东莞原为广东的一个县,使用一个前4位码 5117。该县升为地级市后分配一个前3位码523,代码资源扩大了10倍。东莞市划小投递服务区域后,已经编到了投递道段级,后3位已使用投递区域码和特定客户码700个左右。
又例如:2002年“黄页”中邮政编码较2000年的变化率为30%,2004年“黄页”中的邮政编码较 2002年变化率为10%。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邮政编码编制规则标准,可以统一指导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邮政编码的具体编码和调整工作。
2、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
任何标准或规定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情况变化而进行完善和修订,邮政编码规则也不例外。
现行邮政编码推广应用至今已经20年,在这20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可谓天翻地覆的变化,行政区划和邮区也都进行了多次调整。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迅速,城市范围扩大,人口增加,新建邮政局所相应增加,特定客户对专码的需求也有所增长,基于20年前制定的编码规则出现了一些与当前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之处也是必然的。
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邮政编码编制规则标准,更好地满足当前和今后若干年邮政生产和服务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3、有利于编码的宣传推广
邮政编码经过20多年的推广实施,逐渐得到了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填写邮政编码已经在公众中基本形成习惯,但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邮政编码的正确书写率仍然不是很高,使用简码的还很多。这些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邮件的上机率和处理效率,因此还需要继续加强正确书写邮政编码的宣传。
由于邮政编码涉及全社会,是一种社会各界和公众均使用的基础代码,因此将邮政编码编制规则制定成国家标准比制定成邮政行业标准更为适宜,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制定邮政编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将有利于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推广邮政编码,并可以再次掀起一个向全社会宣传正确使用邮政编码的高潮,促进邮政编码正确书写率的全面提高,真正的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
二、制定编码规则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制定邮政编码编制规则标准,为的是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开发更多的代码资源
如前所述,由于现行邮政编码规则是基于20年前的需求制定的,而这2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行政区划的变动较大,特别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居住区越来越密集,社区建设发展很快,因此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邮政服务应该相应向社区延伸,这就需要更多的代码资源。
按现行邮政编码规则,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市区邮政编码第3、4位为0,其他地级城市市区邮政编码第4位为0,使得这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市区与普通县拥有同样多的编码资源,即同样拥有一个前4位码,共100个6位码资源。就目前6位邮政编码仅标识到投递局服务区域,就已经有8个城市(北京、广州、沈阳、长春、武汉、成都、昆明、西安)由于市区范围扩大、邮政局所增加、码资源不够而突破了第3、4位为0的规定。因此探讨新的编码方法,使发达的城市市区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是必要的。
另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邮政特定客户,即投递邮件量大的客户和重要的机关单位,如经济开发区,大写字楼、大机关单位、大公司企业、学校等,对拥有专用邮政编码的需求增长。由于特定客户对邮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为特定客户设置专码,并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邮政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标准,应考虑到为邮政特定客户提供更多的专码资源。
2、提高代码资源利用率
现行邮政编码的资源利用率统计如下
·第1、2位代码的利用率A为60%;
·第3位代码的利用率8约为A×69%;
·第4位代码的利用率C约为B×62%;
·第5、6位代码的利用率D约为C×15%;
·6位代码综合利用率E约为A×B×C×D=3.85%。由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邮政编码资源利用率较低,还有大量的未用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发达的城市地区资源又紧张,因此通过研究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标准,提高各层级资源利用率,满足发展需要是必要的。
3、坚持代码的惟一性
任何代码都要具有惟一性,即标识对象必须是惟一的,就像每一个公民身份证号码只能标识一个公民一样。在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时,必须坚持代码标识对象的惟一性原则,在理论上避免简码和重码现象发生。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大量简码在使用,造成进口邮件无法按码分拣到投递局所,影响了处理效率。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当初为了尽快推广邮政编码而宣传简码外,现行邮政编码标识的对象既是区域又是邮政机构是理论上形成简码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行邮政编码规则规定直辖市局邮政编码的后5位为0,省会市局邮政编码的后4位为0,中心局邮政编码的后3位为0,县局邮政编码的后2位为0,同时这些后几位为0的邮政编码又赋予了这些邮政机构所在的区域。在邮政编码的资料(如“黄页”)中.许多市、县邮政局周围街道(最多见的就是各城市的火车站周边区域)的邮政编码后几位都为0,其直接结果就是公众大量使用后几位为0的简码。
因此,通过研究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标准,保证邮政编码的标识对象即赋码对象的惟一性是在理论上避免简码和重码的基础。当然,对于解决简码问题还需要向公众大力宣传书写全码的意义和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查询服务。
4、减少生产作业组织调整对邮政编码的影响
现行邮政编码区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当时邮政生产作业组织的情况,即按邮区、县、投递局的范围来划分区域的,因而受邮政生产作业组织调整变动的影响较大。当年全国划分为259个邮区,近年来根据发展需要,邮区的经转范围和数量已经进行过多次调整,目前全国邮区调整为201个,今后邮区还会根据发展需要进行适当变化。若严格按现行邮政编码规则,很多经转关系已经发生变化的县市的邮政编码应随上述邮区范围的调整而变化,即邮区的调整变化将会影响邮政编码的稳定性,但实际情况是邮政编码涉及公众,不可能随邮区的调整而经常变化。
因此,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邮政生产组织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的情况下,可通过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标准,调整区域划分原则,减少邮政生产作业组织变化对邮政编码的影响,使邮政编码保持相对稳定。
5、为扩展邮政编码打好基础
研究部分国外的邮政编码发现,其出口码利用率较高,一般在85%~100%。这一是因为充分利用前几位出口码,可以带来相对多的后几位进口码资源,二是因为出口码不宜频繁变动.应尽量一次赋满。这样一来,出口码相当稳定,变化几乎没有,当邮件量增加,需要投递自动分拣而将编码区域进一步缩小时,就可以在原邮政编码不变的基础上向后直接扩展位数。
我国有些大城市虽已实行进口邮件自动分拣到投递局,但由于邮政编码不规范和存在简码等问题造成上机率很低,仍需大量的手工作业。从全国信函业务量来看还没有进口自动分拣的迫切需求,但从发展的角度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将来我国邮件量的增长,划小邮政编码投递服务区域并实行进口自动分拣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但现行邮政编码前几位出口码利用率较低,造成进口码实际可使用资源较少,整个邮政编码综合利用率不足4%。如果将来在此基础上直接扩码,势必形成6位码现有问题继续存在,而大量6位码资源不可能再利用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现行邮政编码调整理顺,为今后扩码打下良好的基础。
6、做好可行性论证
邮政编码是涉及我国千家万户,已经推行了20年的代码。它的变动不仅影响到社会公众,还影响到邮政自身、以及全国各行各业、甚至国际相关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更新。因此研究邮政编码规则不仅是技术问题.还会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因此,在研究制定邮政编码规则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和公众的接受程度,进行科学、实际和有效的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对所有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分析,即对制定新的邮政编码规则标准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从某个角度说,邮政、社会和公众对制定新的邮政编码规则标准的接受程度是新规则能否实施的关键,是新规则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社会和邮政的发展对邮政编码有了新的要求,而现行邮政编码规则与实际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应对现行邮政编码规则进行适当调整,制定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邮政编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
第2个回答  2021-01-02

邮政编码到底是什么

第3个回答  2020-05-08
第4个回答  2020-01-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