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简介(1998—2007)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什么也不限制,只要是获奖者都行!

http://tieba.baidu.com/f?kz=483604647
这里有很多

附;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七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和钱永健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人下村修以及美国人马丁·沙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1
上哪个网站能看到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

feixinxingzhe - 2008-11-28 02:57 - 艺术 > 书画美术

谁有 08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认识 论文

woaixiedongyan - 2008-11-23 18:51 -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中国人有没有得过诺贝尔的文学奖?
如题我的天,居然有这么多被政,府欺骗的无知的人啊! 你们都错了,中国人已经获得了诺贝尔的文学奖了! 太可悲了,这样的政,府居然如此欺骗人民,过滤新闻!这些“人民公仆”以为人民都是弱智吗? 瑞典

美国老教授 - 2008-11-25 18:13 -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第2个回答  2016-01-01
截至2012年,已有839名人士和24个组织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69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名得主所属的政府拒绝让他们前往领奖,1964年文学奖得主和1973年和平奖得主是当前唯一两名拒绝领奖的得主;有4名得主曾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839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4位是女性。
格哈德·埃特尔(德国)
获奖成果: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的贡献。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例如铁为什么生锈、燃料电池如何工作、汽车内催化剂如何工作等。此外,表面化学反应对于许多工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人工肥料的生产。表面化学甚至能解释臭氧层破坏,半导体工业也是与表面化学相关联的领域。
和平奖
戈尔(美国前副总统)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
获奖成果:戈尔现年59岁,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在白宫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克林顿签署《京都议定书》。离职后的戈尔仍然周游列国宣传环保观念,戈尔的另一项“环保大手笔”是投资并参与拍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在影片中,戈尔一改过去刻板的政治外表和略显木讷的个性,以地球村普通公民的身份向人们展示全球变暖的危害。
文学奖
多丽丝·莱辛(英国)
获奖成果: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她的主要作品包括《青草在歌唱》、《四门之城》、《金色笔记》,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玛莎·奎斯特》、《良缘》、《风暴的余波》、《被陆地围住的》。
经济学奖
莱昂尼德·赫维奇(美国)
埃里克·马斯金(美国)
罗杰·迈尔森(美国)
获奖成果: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此外,借助“机制设计理论”,人们还可以确定最佳和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施瓦茨、莱德曼、施泰因因利用粒子加速器制出中微子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因制成治疗冠心病的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国科学家埃利肖、希琴斯因研制出不损害人的正常细胞的抗癌药物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埃及作家马赫福兹因发展了阿拉伯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因欧、亚、非、近东发生的冲突中执行14次任务获诺贝尔和平奖。
法国经济学家阿兰因市场理论和高效利用资源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霍夫特、韦尔特曼因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伯特·门德尔因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12月10日第一百届诺贝尔奖颁发。
俄罗斯科学家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基尔比、克雷默因奠定了资讯技术的基础,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奥地利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詹姆斯· 赫克曼丹尼尔·麦克法登因发展了能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保罗·纳斯因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2年12月10日
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因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导致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因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找到了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3年
俄罗斯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茨堡、英国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他们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6年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2007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以及发现有关对称性破缺起源的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来自法国和德国的3名科学家因发现导致艾滋病与宫颈癌的病毒分享该奖。这3人分别为发现导致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德国人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以及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法国人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施瓦茨 M.Michael Szwarc (1909~)美国化学家。1909年6月9日出生于波兰本津。1932年在华沙工业大学获化学工程师学位。194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47年在曼彻斯特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49年因研究化学键离解能而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该校研究员。1952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林学院教授,1956~1964年任研究教授。1964年纽约州立大学授予他杰出教授的称号。1969年后曾在国内外几个大学任教授或讲学。国外有几个大学曾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67年至今,兼任美国纽约州立高聚物研究中心主任。为美国《聚合物科学杂志》高分子化学部分的顾问编辑。
施瓦茨研究的领域有:化学动力学、键的离解能、单体和自由基捕捉剂对于自由基的竞争反应、非水体系中过硫酸盐的引发过程、高分子化学反应、气相和液相中自由基的反应活性、笼蔽效应、光化学、负离子聚合、活的高分子、非质子溶剂中的离子和离子对、非质子溶剂中的电子转移反应、自由基离子化学等。施瓦茨在高分子化学方面最著名的成就是首先研究了活的高分子,1956年发现了在负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可使链终止反应停止进行,从而得到活的高分子负离子。用这个方法可制得多种嵌段共聚物(见嵌段共聚合)、其他“分子设计”成的高分子,以及单分散高分子等。
莱德曼 莱德曼(Leon M. Lederman, 1922-)、施瓦茨(Melvin Schwartz, 1932-)和斯坦博格(Jack Steinberger, 1921-)因发展中微子束方法并通过发现μ子中微子显示轻子的二重态结构,共同分享了198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1年,泡利为了解释b衰变的连续能谱,提出了中微子假说。1934年,费密建立b衰变理论,间接地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但是,很长时间人们未能直接地观测到中微子,也不知道应如何去测量它。
196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等人,想到可以用加速器来产生中微子。他们在纽约长岛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上用质子束打击铍靶以产生p介子束流。p介子在飞行中衰变为m子,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他们让p介子束流通过很大质量的铁块,使绝大部分的m子都被吸收掉,留下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过铁块的中微子,以便获取相当纯的中微子束流。然后,他们将中微子束流注入火花室,观察由此产生的新m子。其反应过程如下:
显见,这里产生的中微子与b衰变所产生的有所不同,后者的反应过程是:
这说明,中微子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电子中微子;另一种是m子中微子。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发现的是m子中微子。这样,神秘的中微子不仅被探测到了,而且还发现它们具有与电子和m子分别相关的两种属性。
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的发现为后来建立弱电统一理论奠定了基础。
约翰·戴森霍费尔 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科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 (Oscar Arias Sanchez) 1940年9月13日出生于哥斯达黎加埃雷迪亚市一个富裕的咖啡园主家庭。他曾在哥斯达黎加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并获硕士学位,后留学英国,获伦敦埃塞克斯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1969年归国后,阿里亚斯步入政坛,曾两度担任计划部长,1978年至1981年任议员,1979年至1984年任哥斯达黎加主要政党民族解放党总书记。1985年阿里亚斯因善于处理经济事务而被民族解放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1986年2月哥斯达黎加举行总统选举,阿里亚斯一举获胜,同年5月就职,1990年5月卸任。执政期间,阿里亚斯为解决中美洲冲突作出了卓越贡献,于1987年促成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五国签署了《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为实现中美洲地区的和平奠定了基础。阿里亚斯因此荣膺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2月,阿里亚斯再次作为民族解放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并以40.92%的得票率顺利当选,5月宣誓就任。
1973年,阿里亚斯与玛加丽塔·佩农结婚,后离异,有一子一女。
2004年10月,阿里亚斯曾作为民族解放党领袖访问中国。2007年10月,阿里亚斯总统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罗杰·大卫·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1947年—?),200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因其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而荣获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也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且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获奖原因:科恩伯格教授有关真核转录的研究第一次将基因的这一转录过程细致地描述下来,使了解基因的转录过程成为可能。了解基因转录在医学研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基因转录的技术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基因转录过程至关重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转录过程停止,基因信息就不会被转移到机体的各个部位,生命体也将在数天内死亡。” 科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如何进行的科学家,这一过程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寻找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
生平
1967年,科恩伯格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2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经在位于剑桥的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之前,他曾经任教于哈佛医学院生物化学系。
科恩伯格是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格哈德·埃特尔([font size=2]Gerhard Ertl[/font])1936年10月10日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生涯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度过,并于1965年获博士学位。
从1973年开始,埃特尔担任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教授及该校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至2004年,埃特尔出任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所长,目前他是这家研究所的名誉教授。
格哈德·埃特尔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因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埃特尔是1988年以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首位德国人。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文告中表示,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格哈德·埃特尔是因为他在表面化学所作的开创性研究。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例如铁为什么生锈、燃料电池如何工作、汽车内催化剂如何工作等。此外,表面化学反应对于许多工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人工肥料的生产。表面化学甚至能解释臭气层破坏,半导体工业也是与表面化学相关联的科学领域。
由于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现代表面化学于60年代开始出现。格哈德•埃特尔是首批发现新技术潜力的科学家之一。他逐步建立表面化学的研究方法,向人们展示不同实验过程产生表面反应的全貌。这门科学需要先进的真空实验设备,以观察金属上原子和分子层次如何运作,确定何种物质被置入系统。
格哈德·埃特尔的观察为现化表面化学提供了科学基础,他的方法不仅被用于学术研究而且被用于化学工业研发。格哈德•埃特尔发明的研究方法,基于他对哈伯·博施法的研究,应用哈伯-博施法可以从空气中提取氮,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埃特尔还对铂催化剂上一氧化碳氧化反应进行研究,这种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汽车催化剂中,以过滤汽车产生的废气。
在2007年已公布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埃特尔是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一位,自1997年起,埃特尔教授就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同时应邀开始担任大连化物所《催化学报》的顾问。
谈到埃特尔时,几位与他共事过的中国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他那美妙的琴声,说他在聚会时会为大家弹奏几支钢琴曲。此外,埃特尔对人文科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籍。
[编辑本段]获奖
2007年因为对表面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编辑本段]成果意义
解释臭氧层为何被破坏
宣布获奖者时,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埃特尔成功地展示了表面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这为现代表面化学研究打造了科学基础,他的方法不仅被用于学术研究,还被用于化学工业开发。他的研究可以解释臭氧层为何会被破坏;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铁为什么生锈、燃料电池如何工作、汽车催化剂的原理等。
诺贝尔化学奖结果公布当天,恰逢埃特尔的71岁生日。他将获得一枚金质奖章,一份获奖证书,并独揽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为表面化学建立研究方法
凡在物质相界面上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统称为界面或表面现象,研究各种表面现象实质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德国科学家埃特尔的贡献则是,逐步建立深入研究表面化学的方法,以展示不同实验过程产生表面反应的全貌。
在最初的研究中,埃特尔研究了氢原子在金属表面的作用。由于物质表面的化学活性很强,在普通状态中很难研究某个独特的变化。所以进行这些实验需要完全没有污染的真空环境,以便观察原子和分子层次如何作用于极度纯净的金属表面。
成果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此后,埃特尔又对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人工固氮技术“哈伯-博施法”的原理提供了详细的解释。了解了提取氮元素的整个过程后,埃特尔发现了原有方法中化学反应最慢的步骤,这一突破有利于更有效地计算和控制人工固氮技术。
埃特尔对“哈伯-博施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氮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固氮技术的提高意味着能获得更多肥料。埃特尔的研究还涉及铂金属表面一氧化碳氧化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汽车催化剂中,被用于过滤汽车产生的废气。
[编辑本段]“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
诺贝尔化学奖结果公布后,记者第一时间拨通了获奖者、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哈德·埃特尔教授的电话。
“是的,我非常吃惊,真的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埃特尔教授说。他首先感谢记者的祝贺,同时表示希望采访最好简短些,因为已经有很多媒体、师生前来拜访。埃特尔告诉记者,当天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打来电话通知他获奖的消息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不久就收到来自同行、媒体的祝贺。
尽管从事表面化学研究多年,并曾获得难以计数的奖项和荣誉,埃特尔教授表示,这仍然是意料之外。他和所有同行一样虽然都曾希望能得到诺贝尔奖,也会关注每年的获奖者,但是没有预料到会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这个领域还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和突破性的研究。而他也将这一奖项视为自己所有荣誉的顶峰。
当记者问:“您认为瑞典皇家科学家院为什么会把今年的化学奖颁给您?”埃特尔教授笑着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个你应该去问评奖的人。”他还透露,现在自己已经退休,离开了实验室的科研前线,但仍往来于几个研究院和高校讲课,并正在撰写一本有关表面化学理论的书。
[编辑本段]背景知识:表面化学
物质的两相之间密切接触的过渡区称为界面(interface),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surface)。凡是在相界面上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统称为界面现象(interface phenomenan)或表面现象(surface phenomenan)。研究各种表面现象实质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
在20世纪40年代前,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部门,如涂料、建材、冶金、能源等行业;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从微观水平上对表面现象进行研究,使得表面化学得到飞速发展,表面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地位被真正确立。
表面化学应用
表面化学反应在工农业操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1.清洗铂金表面的碳氧化物。
2.空调系统中的氟利昂,通过小冰晶体表面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
3.金属表面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生锈。
4.电子工业中,制作半导体元件。
5.人造肥料中所含的氨,是通过氮和氢在金属表面生成。
七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
李政道http://baike.baidu.com/view/33434.htm
杨振宁http://baike.baidu.com/view/2127.htm
丁肇中http://baike.baidu.com/view/2543.htm
李远哲http://baike.baidu.com/view/33453.htm
朱棣文http://baike.baidu.com/view/2565.htm
崔琦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1.htm钱永健http://baike.baidu.com/view/1027743.htm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170.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