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

如题所述

1、七月的荷花露,是夏天的舞步

2、二月的杏花枝,是春天的欢庆

3、九月的菊花黄,是秋天的奏曲

3、一月的梅花霜,是冬天的挽歌

5、八月的桂花糕,是秋天的馈赠

仿写一般只要照应句子的词性形式,例如此句中,三月、桃花水、春天、竖琴都是名词,需要用对应的名词去代替。三月可用其他月份替代,春天可用夏天、秋天、冬天替代。但作为一个句子,至少要表意清晰、读来通顺,还需符合常识,比如菊花、杏花等花名的使用需要注意时间。

扩展资料:

1、题目中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并且是暗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2、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3、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隐喻(又称暗喻)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