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湖南省定个位

可以从政治 经济 文话 gdp 地理 环境 城市化 国际化等等方方面面谈

。。。
说实话,省会长沙是省内最优秀的了,但是跟沿海的深圳 珠海 青岛 苏州比差了很多。更可气的是,似乎整个湖北省处处压着湖南、武汉何止比长沙强几倍。。。
我是个湖南人,有时候就是想不通、想不通
不吐不快
湖南六大项目扩大投资:2010年打通25个出省通道 明年新开通18条高速公路

张春贤指出,扩大投资要以项目为载体,具体来说,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项目——

交通项目方面:在已动工建设12条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年内启动京珠复线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明年新开通18条高速公路。到2010年,全部打通25个出省通道。加大洞庭湖区和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武广客运专线实现试运行,加快推进长沙南北货运站搬迁工程。开工建设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和长沙轨道交通配套工程,启动湘江风光带建设二期工程。

水利项目方面:继续实施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大中型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处险加固,实施四水流域沿岸城市和重点城镇防洪堤建设,加快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能源项目方面:加快城市主干网和农村电网改造。

民生项目方面:抓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寄宿制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加快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建设。增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

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处于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因大部份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内最大河流为湘江,而简称“湘”。

湖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境内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约占一半。主要山脉有雪峰山、武陵山、幕阜山—罗霄山及南岭山脉。省内最高峰为炎陵县的酃峰,海拔2122米;最低点为临湘市的黄盖镇,海拔21米。主要水面有洞庭湖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由西南向北汇聚洞庭湖,经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湖南气候属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18°,降水量1200—1500毫米。

全省有耕地391.26万公顷。有林地957.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2.8%.林木蓄积量3.06亿立方米。有淡水面积135.38万公顷。天然水资源总量1640.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532.45万千瓦,为南方各省之冠。

动、植物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40多种;植物70多种。特别是尚存世界罕见的植物“活化石”—银杉、水杉、水松、银杏和珙桐。

矿产资源种类甚多。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有140多种。其中钨、锑储量居全国之首。铋、锌、铅、锡及莹石、重晶石、海泡石、石墨等储量也在全国前列。故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之乡”美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湖南位居中部,南邻广东,北靠长江,处在南中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流域开放带之间,扼华南交通要冲,是东南沿海与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承东接西、南联北进的枢纽。境内有京广、湘黔、浙赣、湘桂、枝柳、石长6条铁路干线贯穿东西南北,洛湛铁路和渝怀铁路湖南段正在兴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18公里,省会长沙可与除怀化、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外的其他10个市通过高速公路连接。现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两个国际机场。邮电通信能力也居于全国先进行列。

人口民族

湖南是我国人口众多的省份之一,2001年末全省总人口6595.85万人,在全国31个省市中,仅低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四川,排名第7位。湖南又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11人,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高1倍多。

2001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80‰,死亡率为6.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8‰。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年度: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资料,在全省人口中,年龄14岁以下的占22.1%,15岁至64岁的占70.4%,65岁以上的占7.5%。全省每1万人中,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的293人,中学及中专文化的4689人,小学文化的3828人。

经济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着重调整经济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湖南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号称“鱼米之乡”。稻谷、生猪、茶叶、油菜籽、柑桔、烟叶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居全国前列。以有色冶金、工程机械、食品医药、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工业制造业有一定竞争力。

2005年,湖南省实现GDP6473.61亿元,增长11.6%,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4.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604.57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614.06亿元,增长1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366元。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9.4∶40.2∶40.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点一线”地区GDP为4108.31亿元,增长13.2%,比全省快1.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63.5%。“长株潭”三市GDP为2412.6亿元,增长14.0%,比全省快2.4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GDP为733.66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快0.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一批发展好、后劲足的经济强县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农 业

2005年,湖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254.98亿元,增长5.7%,居全国第14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实有耕地面积381.58万公顷(5723.7万亩),粮食总产量为2856.55万吨,居全国第6位,其中稻谷产量2484.99万吨,增长1.8%。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粮油棉麻、肉奶水产等五大产业链;各类农产品基地达3300万亩;全年全省166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3亿元、利润18.22亿元,分别增长15.1%和13.7%。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为18.49万吨,油料产量为140.98万吨,同居全国第8位。2005年末,全省拥有林地面积1152.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38.45个百分点。全年林业产值为100.9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5%。全省牧业总产值为834.5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6%。出栏肉猪7500.74万头,增长6.6%;出栏牛206.39万头,增长11.6%;出栏羊841.71万头,增长6.5%;出笼家禽57318.56万羽,增长4.5%;肉类总产量为629.96万吨,增长5.7%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8.2%,居全国第5位;牛奶产量6.9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92.06万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179.22万吨,增长7.2%。全省淡水养殖面积为48.17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为179.22万吨,渔业总产值为138.3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7%。

工 业

“十五”期间,湖南工业以年均12.9%速度递增,比GDP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19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拉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1个百分点;列中部的第3位,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535.9亿元,增长20.6%,居中部第4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十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6.5%。

湖南工业发展目前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业体系完整、规模初具、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在全部37个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烟草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食品加工、其他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藤棕草制品等8个行业大类有一定竞争优势。在436个行业小类中,有42个在中部乃至全国排前3位: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水果罐头制造、制茶、酱油酱料制造、苎麻纤维初步加工等17个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日用陶瓷制造、铅锌冶炼、锑冶炼、锡冶炼、有色金属合金等15个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产业;铁路专业设备、铁路机车、机车车辆配件、建筑机械等4个依托技术优势发展壮大的制造行业;卷烟制造等6个其他行业。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在软件、生物医药、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独具特色,拥有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专业生物医药园区。三是营商成本较低的优势明显。湖南劳务成本低于广东省约40-50%,房价、房租等明显低于相邻的湖北。工业用水比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低近30%;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较湖北低15.6%,大工业用电低7%左右,比东部发达地区(0.7-0.8元左右)更低。湖南营商成本只有广东的74%左右。四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2005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230.89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49.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1570.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1.8%,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3.33亿美元,增长42.5%;实际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02.3亿元,增长37.6%。私营企业进出口12.98亿美元,增长36.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1亿美元,增长19.7%。

财政金融

2005年,湖南全省财政总收入为738.55亿元,比上年增加126.13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6.52亿元,增长20.55%;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294.82亿元,增长20.21%;上划中央所得税57.21亿元,增长22.95%。 全省财政总支出为865.65亿元,比上年增加146.11亿元,增长20.31%。省级财政总收入为261.25亿元,增长24.9%,完成预算的114.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4亿元,增长30.01%;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168.78亿元,增长20.2%;上划中央所得税12.07亿元,增长74.93%。省级财政总支出为231亿元,比上年增加28.09亿元,增长13.84%。

“十五”计划以来,湖南税收发展情况良好。2005年全省地税实际组织入库税款达到196.19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89.34%,年均递增17.3%,为保障全省财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国税系统入库税收收入405.3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9%,同比增长20.9%,首次突破了400亿大关,收入质量也显著提高,欠税率是10年来最低的一年。

200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589.54亿元,增长1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53.71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572.79亿元,比年初增加179.0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90.0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27.9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16.88亿元;房地产贷款余额484.86亿元。金融运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金融机构盈利21亿元,比上年增盈6.6亿元。

证券、期货市场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45家;境外上市公司3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8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69家营业网点,证券交易额1288亿元;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1738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7.1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5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7.63亿元。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9.49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8.18亿元;人身险业务赔款与给付11.31亿元。

对外贸易

2005年,湖南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600485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374667万美元;进口225815万美元。全省累计贸易顺差148849万美元,同比增长96.4%。 一般贸易出口仍然是我省出口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偏低且增速大幅回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快、但比重低。2005年全省一般贸易出口339309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0.6%,增长22.83%。全省出口市场184个,出口超过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7个,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荷兰、台湾;进口超过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6个,分别是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美国、韩国、加拿大。

除未锻轧铅、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外,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钢材出口47813万美元,增长34.7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3957万美元,增长5.8%;陶瓷出口15308万美元,增长14.57%;烟花爆竹出口14920万美元,增长5.5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9820万美元,增长7.36%、未锻造的银出口18695万美元,增长54.86%;鲜、冻猪肉出口5826万美元,增长73.08%。

2005年湖南省有对外贸易经营企业近2800家,当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215家,比2004年增加182家,平均出口规模达到308.4万美元。三资企业累计出口66586万美元,增长27.8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7.8%;私营企业累计出口111768万美元,增长67.7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29.8%,出口增量占全省出口增量的72%。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额17.8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7.61%,几占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

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湘投资掀起新的热潮,200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83位的时代华纳、第85位的NEC(中文名日本电气公司)、第151位的日本三菱电机、第173位的美国百事、第177位的日本三井物产、第407位的香港和记黄埔分别在湘投资设立长沙华纳深国投影城有限公司、长沙NEC通讯有限公司、株洲时菱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长沙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湖南金农生物资源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地产(长沙望城)有限公司。一年之内共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南,在我省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8家,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全年来湘实际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105942万美元)、荷兰(33819万美元)、中国台湾省(19088万美元)、美国(14475万美元)、韩国(7532万美元)。

随着泛珠三角大经济圈的建立,东南沿海三资企业纷纷向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营商综合成本优势的我省转移和扩展,郴州、衡阳、永州三市更以其优越的地域优势充当先锋,如郴州志富杨电子、耒阳钜旺鞋业、永州华盈实业等。

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至2005年7月,湖南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1.58亿元,已完成“十五”投资计划目标(7300亿元)的99.9%,超额完成计划已成定局。其中“十五”前四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4.8亿元,总量超过福建,跃居全国第12位。投资增速基本稳定,前四年年递增16.8%,比“十五”计划速度高出5.8个百分点。投资率在2001年首次突破30%,一直维持在30%—35%的合理区间。预计“十五”期间全社会投资8465亿元,年递增17.2%,分别高出计划目标1165亿元和6.2个百分点。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1—2004年,投资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0%左右,比“九五”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后期的宏观调控阶段,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坚持“有保有压”,增幅基本稳定,波动幅度分别比“八五”、“九五”时期低8.8和10.8个百分点,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1—2004年GDP分别增长9%、9%、9.6%和12%。2001—2004年,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05亿元、1847亿元和4053亿元,三者之比由“九五”时期的4.2:23.6:72.2演变为3.4:30.2:66.4,第二产业投资明显加强。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05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23.97元,其中人均工薪收入为6284.79元;经营净收入872.2元;转移性收入2171.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17.7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228.79元;家庭经营收入1713.35元;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75.6元。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04.99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689.39元;人均旅游消费189元;人均购房和建房支出756.14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辆,家用电脑34.94台。人均居住面积26.2平方米,增加0.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756.4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0%。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73.6台,电话机56.2台,移动电话机55台。人均住房面积38.38平方米。

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9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5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3.1万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1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57亿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1
你太敏感了吧,什么湖北处处压着湖南,怎么压?武汉比长沙强倒有些道理,它的城市规模、经济总量比长沙都要强,但又能说明什么?在长沙周围再建三个长沙,就能比上武汉三镇了?这是由许多条件决定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等。你有什么好生气的。和谐平稳的发展,构建长株潭铁三角经济带才是硬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21
我是个外省人,在长沙也两年多了,全国的很多城市我都去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沿海一带都有去过。但是觉得长沙这里有一种活力,不像沿海那样虽然经济很发达但是每个人都不如长沙人豪爽,没有长沙霸气。虽然长沙的地理位置不是那么的好,确实也比一些大城市有所差距,但是现在国家要建长株潭城市群也说明长沙的潜力很大。起码像什么三一重工啊一些大企业都在长沙,我很看好长沙。 我的个人见解,
第3个回答  2008-11-20
湖南虽然是人杰地灵,但是经济发展相比沿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差很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