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是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如题所述

男高音关闭唱法训练技巧:

一、打开喉咙,为“关闭”打通必经之道

意大利主张“打开喉咙”来发声,这是美声学派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喉咙作为“可调整腔体”中可塑性最大的一部分,它的状态对歌唱发声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男声来说,打开喉咙的重要标志就是喉器的下放。歌唱时候的喉器位置要比生活中低一些,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应该说喉器的下放是为了打开喉咙,打开喉咙是为了给声音“让道”,所以喉器位置应该是“相对低”和“相对稳定”,只要声音出来的漂亮、舒服就对。

1.根据元音的特点,“O”和“U” 相对喉器位置最低声音最竖立。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练习喉器的下放。方法是:用“U”嘴型深吸气到“O”嘴型。具体是先做好“U”嘴型,然后慢慢深吸气,气息经过喉咙感觉凉飕飕的,口咽腔慢慢膨胀向“O” 嘴型转换,同时监视喉器是否下放,吸饱了控制一下,尽量久的保持所达到的低喉位状态。

这里的嘴型不但是嘴唇上的造型,更重要的是口腔里面的空间造型。吸气的要求是只有吸下来的状态而没有吸下来的力量,保持放松。练习过程中可以用手摸着喉器,感受喉器被一次一次的吸下来。当熟练了这个方法后,可以直接用“打哈欠”把喉器“带”下去。这样的训练同时也能增强环甲肌肉收缩和拉低喉器的力量及灵活性。

2.口咽腔有个生理特征,当软腭吸上去的时候喉器会自然下放。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软腭吸上去了但是喉器没有下放。原因是每个人的喉器先天性能移动的幅度不一样但是“当软腭吸上去的时候喉器会自然下放”这个生理连锁反应是科学得来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打开喉咙”并非整个喉咙都打开,特别是声带不能打开,声门开大了,就会让声音出现空虚、暗淡、位置靠后等问题。确切的说,喉咙真正需要打开的是喉器下方、大气管上端的部位,同时喉头后面的喉咽腔也有旷张的感觉。

打开喉咙不只是“关闭”的需要,更是整个歌唱发声的前提。

二、换声区以下的训练

打开喉咙为“关闭唱法”让开了一条宽敞的声音通道,但是声音本身的形态对能不能进行“关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从低音到高音都是一个假声递增的过程,真假混合是美声唱法最显著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混声的方法“通过混合元音来做到混合真假声”。从低声区到高声区,元音混合规律可以这样归纳:“a-o-u-o-a”。

具体的说,男高音在开始一个八度的自然音域里,要唱纯的a母音,“过度区”就要掺o母音的音色;到了 “换声区”(换声点往上走三个半音)f?或#f?的时候要用“前a后u”的混合母音进行关闭;再往上过了#g? 的时候再用u混合声音就会变得“闷、暗”,在这个基础上后面的音应该逐渐“敞开”,a?和?b?的母音应该从u转到o的混合音色;b?c?

则应该把“关闭”“开放”来唱,音色靠近a母音。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较方便的获得高音和各音区的统一。当然,每个元音本身怎么进行真假混合和“关闭”是值得我们谨慎处理的。沈湘老师指出:“不同的母音用不同的音色来‘关’,a用u关,i用ü关,e用(ei)关”。

元音的混音练习:

通常来说“o”“u”及“i”“ei”这两组元音更容易帮助找到关闭的效果。“O”“u”时人的喉位最深,肌肉最积极,喉咙便于打开,使得声音相对竖立;

“i”“ei”元音则因为本身具有声音集中、位置高且声带张力强,这些都使得容易获得关闭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两组元音各有用法:喉咙打开困难、气息浮浅、挤压喉咙等问题适合前种方法;而声带张力不足、声音有后倒、暗、虚等问题适合后者。

练习提示:

1.慢速练习,力求一个个做到位,注意唱u母音时不能吊起来,喉器要松弛的保持低位置。

2.唱时元音不要求“真”反而要求 “像”,“o”要带点“u”而“u” 也要带点“o”,这样才能互补。

3.走到高音的时候要注意心理调整,脖子、下巴、舌头要保持放松。

4.根据前面提到的“元音混合规律”可以用练声曲2训练:用u关a,用ü关i,用(ei)关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