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保与职工医保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职工医保与城镇医保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保范围、缴费标准、缴费年限和医疗待遇等方面。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范围是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而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范围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所有城镇居民。在缴费标准方面,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而城镇居民医保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构成。缴费年限上,城镇职工医保退休后个人不再缴费,但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才能享受退休医疗待遇,而城镇居民医保需要终生缴费才能享受医疗待遇。在医疗待遇方面,两者有不同的最高支付限额、起付线及报销比例,以及个人帐户的建设模式。以上区别有法律依据,分别在《社会保险法》的相关条款中规定。
一、职工医保与城镇医保的区别
(一)参保范围不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所有城镇居民。
(二)缴费标准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在职职工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7.5%缴纳。退休人员本人不缴费,原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退休(养老)金总额的5%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由本人按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缴纳。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构成,筹资水平根据全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其中:在校学生和未满18周岁非在校少年儿童每人每年的筹资水平为全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的筹资水平为全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今年,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筹资标准为学生儿童120元/年、成年居民300元/年,其中个人缴费为学生儿童30元/年、成年居民210元/年,政府对参保居民的补助为90元/年。对于参保的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一、二级)、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三无人员,政府还有额外补助。
(三)缴费年限不同
城镇职工医保退休后个人不在缴费,但灵活就业人员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退休时不够15年的要一次性补够15年,才能享受退休职工医疗待遇。
城镇居民医保终生缴费,才能终生享受。
(四)医疗待遇不同
1.最高支付限额。
2.起付线及报销比例。
3.个人帐户。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统筹和个人帐户结合的模式,要建个人帐户(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在职约为50元/月,退休约为53元/月)。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部实行统筹,不建个人帐户。
二、二者区别的法律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23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社会保险法》第25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3.《社会保险法》第27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城乡医保与职工医保在覆盖范围、参保对象、缴费方式和报销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城乡医保主要面向农村和城市居民,覆盖范围广泛;而职工医保则专门针对就业人员,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参保对象方面,城乡医保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而职工医保只包括正式就业的职工。缴费方式上,城乡医保由个人和政府共同缴费,职工医保则由职工和雇主共同缴费。报销比例方面,城乡医保的报销比例较低,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报销比例,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医保类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三章 医疗卫生机构
第五十条 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服从政府部门的调遣,参与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对致病、致残、死亡的参与人员,按照规定给予工伤或者抚恤、烈士褒扬等相关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