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雪美丽的成语

如题所述

1、玉树琼枝
拼音:yù shù qióng zhī
解释:形容树木华美;比喻贵家子弟。
出 处: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释义:名贵的花卉,珍奇的树木,恰似烟雾拥聚,藤萝交缠,我生长在这,哪里晓得什麼刀兵战事。
2、粉妆玉砌
拼音:fěn zhuāng yù qì
解释: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造句:万里的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3、银装素裹
拼音:yín zhuāng sù guǒ
解释: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造句:下了一场鹅毛大雪,那间小木屋顿时银装素裹,如同童话世界中美丽的情景。
4、飞鸿印雪
拼音: fēi hóng yìn xuě
解释: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释义:人生如浮萍,漂泊天地间,就好象小鸟一样,飞过来飞过去,偶一驻足,也不过是待一段时间而已,可能会留下你活动的痕迹。
5、冰天雪地
拼音:bīng tiān xuě dì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出处:清朝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
释义:冰雪漫天盖地寒风如老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傲霜斗雪 (ào shuāng dòu xuě)
解释: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粤犬吠雪 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雪虐风饕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雪泥鸿爪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雪窖冰天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以汤沃雪 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雪上加霜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挑雪填井 比喻劳而无功。
如汤沃雪 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飞鸿印雪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风雪交加 暴风雪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洪炉点雪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
鹅毛大雪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9
红装素裹
hóng zhuāng sù guǒ
【解释】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宾语、状语。

【正音】裹;不能读作“nánɡ”。

【辨形】素;不能写作“束”。

【例句】
(1)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的绚丽景象!
(2)雪已经停了;田野里洁白一片;冀中平原尽在~之中。
第3个回答  2016-12-29
 红装素裹
  hóng zhuāng sù guǒ
  【解释】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宾语、状语。

  【正音】裹;不能读作“nánɡ”。

  【辨形】素;不能写作“束”。

  【例句】
  (1)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的绚丽景象!
  (2)雪已经停了;田野里洁白一片;冀中平原尽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