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阿长,一个平凡而又渴望平静生活的劳动妇女,她的名字不为人知,出身贫寒。她没有受过教育,不认识字,文化水平低下。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作为年轻的寡妇,她在别人家中做女工,每年只能回家几天。她相信命运的安排,对于生活没有过高的期望,只希望“一年到头,平安顺利”。她深信孩子的祝福能够带来好运,因此在大年初一早上,她会认真等待孩子的祝福,如果孩子没有说,她会感到焦虑,如果孩子说了,她会非常开心。
尽管阿长的生活充满了困苦,但她对于新年的祝福和简单的幸福充满了期待。鲁迅对她的遭遇充满同情。阿长虽然没有文化,但她却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她在周家做女工时,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因此显得与主家的文雅氛围格格不入,甚至被小主人讨厌。
然而,阿长知道许多事情和道理,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知道一些迷信的事情,比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也有一些落后的观念,比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这是落后的儿童教育观。但是,她所知道的大部分是积极的文化,比如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这是吉祥的文化。她知道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的表现。她不允许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这是注重形象的表现。她避免说“死掉”,而说“老掉了”,这是避讳的修辞手法。
阿长对孩子倾注了心血。虽然鲁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使用了贬低的笔调,但这反映的是儿时的心理,实际上阿长对孩子的关爱是一贯的,并非只有买《山海经》这一次是好事。阿长对孩子的关爱,主要是希望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她总是为孩子操心。她的“烦琐”正说明她悉心教养孩子。
尽管她不懂儿童心理,许多做法可能让孩子感到讨厌、麻烦。但当她买回《山海经》时,这成为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是一位与书为伴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为他买的,阿长的这份纪念对鲁迅来说意义非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