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人到底来自哪里?

如题所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了云贵地区,而这一留就是600多年过去了,当地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却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那么,朱元璋当时将30万大军留在当地,到底有什么深刻的用意呢?难道,他们是在执行某种“秘密任务”吗?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朱元璋发动的这场战争说起。1381年,朱元璋从江南集结30万大军,发动了一场清除盘踞云南元代残余势力的征南战争,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迅速摧毁了远在云南的元代梁王势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在征南结束后,除了沐英率10余万军士留驻云南之外,其他20万征南军士都留驻在了贵州。

虽然这场战争很快就赢得了胜利,但是朱元璋却忧心忡忡,为了防止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再次作乱,他采用了“调北填南”的计策,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贵州的戍地,而在当地,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因此他们的后裔又被称为“屯堡人”。为了巩固边陲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饷负担,朱元璋下令,在当地实施屯田制。很快,官兵和民众们就融合在了一起,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屯堡村迅速出现在了现今贵州安顺附近的山野林间。

然而,从明代中叶开始,随着城市功能的日趋形成,非农耕人囗逐渐增多,屯堡人的生存空间渐渐变得窄小起来。到了清代废除卫所屯戍制度之后,这些明代军人的后裔就成了典型的前朝遗民,最终被被当地人视为“另类”,排斥在了中国主流社会之外。

直到1902年7月,一个叫鸟居龙藏的日本学者进入到了贵州安顺境内,在安平(今平坝)县饭笼铺(今天龙镇)附近,他发现几个身穿大袖长袍,发形奇特的妇女从他面前走过,这种装束与他之前考察过的苗族有很大差别。很快,鸟居龙藏和伊东忠太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被地方官府和城里人视为“另类”的人,并非苗族的一个支系,而应归属于汉族,而他们的祖先,正是当时那支明代军旅屯戍部队的后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