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守孝?

如题所述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要守丧三年,三年中因追思父母而常常感到悲痛哀伤,所以要调整居处,并戒绝酒肉。

父母死了没多久,还唱歌跳舞、开开心心,好像怨敌死了一样,这是不对的。这时候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在古代,很多孝子会在三年当中,在父母坟前结个茅棚,为父母守孝。或者再怎么样也要把住处调一下,住得简朴些,同时戒酒戒肉,戒掉不如法行为。

三国时期有一名孝子叫王裒。王裒的母亲生前最怕打雷,所以母亲死后,每次一打雷,他就立即跑到母亲坟前,安慰说:“裒儿在此,母亲不要害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闻雷泣墓”。

“守孝三年”,藏地也有类似的传统。

在藏地,父母死后,比较孝顺的子女,上等者三年内不过年,也不办喜事、不搞庆祝活动,甚至都不打扮;中等者两年内不做这些;下等者一年。父母死了不到一年,就欢欢喜喜过年、唱歌跳舞找乐子,大家会取笑他:“还有这种人!家人刚死,就做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藏地一直有念经超度的传统。亲人刚去世,家人要请僧众为亡者念经四十九天;第二、第三年的祭日之前,还要为他念三天经。比如,我父亲今年三月八日去世,明年、后年三月八日前,我们都要请人为他念经。有些情况下念不了三天,一天也可以。如果四十九天的经念了,但第二年、第三年没念,大家还是会说你不孝顺的。

我们不仅对父母,对上师也是如此。老道友们都会记得,在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离世后三年内,整个佛学院几千人冬天不过年,夏天不开娱乐法会,全部取消。当时在上师遗体火化前,学院所有法师都发愿:三年内不离学院,三年后再重新决定未来的管理方法。对一般人而言,以这种方式纪念父母,是尽孝,同时也深化了道德;而对修行人来讲,以此纪念上师,则更多表达了我们对上师的思念、依恋和祈祷。

印度有一位修行人就是在为上师守孝三年期间获得了成就。《密宗大成就者奇传》记载了这则公案:这名修行人叫护喜,是梅志巴尊者的弟子。护喜从小学习并精通各种世间论典,皈依佛门后,依止梅志巴尊者十二年,直到上师圆寂。上师圆寂后,他每日在上师灵塔前哀伤哭泣、供养祈祷,三年没说一句话,一心修行。由于他的诚心忆念和祈祷,有一天,上师的加持完全融入,他证悟了。此后,护喜前往印度南方度化众生,再后来,又不舍肉身进入地下,为非人传法。作者多罗那他说,直到现在,护喜还在那里。

弟子问:“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是不是太久?”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内都离不开父母的怀抱,吃喝拉撒都要在父母照料下才能完成,为了纪念这一点,守孝三年并不长。再说,守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

《孟子》中也说:“三年之丧,齐疏之服。”三年服丧期间,要穿缝了边的粗麻布丧服。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一直被遵循着,就是做官的人,在任职期间父母死了,也要回家守孝。我以前看过《苏东坡传》,里面提到,苏东坡一生经历了两次这种情况,先是母亲去世,然后是父亲,他都分别守孝三年。

可能今天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迷信、教条,早已被舍弃了。新时代不需要这些,新时代要学新的思想。那学什么呢?学西方。但是,在学西方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真正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好像也不多。所以,还是要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重视传统不一定是完全照搬那样的形式,但本质的东西可以继承。

我是这么想的,古代社会和今日环境虽然不一样,但人是一样的,尽孝以及做人必须遵循的道也是一样的。在家人走世间的道,需要孝,如果不孝,其他的人格或德行就谈不上;出家人走出世间的道,也需要孝,如果不孝,更深更广的菩提心就修不了。所以,以孝为首的我们那些传统不能丢,丢了,规矩没了,用什么约束自己?

和我们通常的理解不一样,道德的约束不会给人带来痛苦,而是相反,会帮助你产生美德。而一个有美德的人,《二规教言论》里说,不仅会得到世人喜爱,还会得到护法神及喜爱善法的非人、天神的保护。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并拥有美德。遗憾的是,如今的很多年轻人不喜爱美德,甚至侮辱践踏美德,也许这是个人行为,但从整个背景来看,也是全体人类的悲哀。由此我觉得,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反省,就像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时时省察自己的言行是否偏离了道德。

一个人往外面看、跟着物质世界走很容易,现在科技发达,交通、网络、信息也便利,远超古代。但在这种极度攀缘、追逐潮流的过程中,内在道德很容易丧失。因为外面的东西多,诱惑就多,人心也容易乱,很难有理性把持,而一旦陷入其中,意志就被消磨了。如果说我们被外物欺骗了,也许有人不信,可我们追求的那些东西是不是真有价值,这一点很值得反省。

我经常觉得,我们不应该一味盲目地往前奔,有时也要停一停,回顾一下古人的足迹,看看他们是怎样坚守道德,走过一生的。试着了解人类曾经有过的心灵探索,对于以后我们怎样往前走,应该也是有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7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守孝三年太长了,太机械、不人道。

即便孔子同时代的弟子宰我也有觉得一年就可以的了,孔子颇不高兴,回答人出生三年才能免与父母之怀,所以守孝三年是天下之通义,诚然是一种好解释。

然而,圣人的目的或许更深。

守丧的要求是结庐墓边,不穿华美的衣服,吃简单的饭食,不进行娱乐等等。

看似过分的要求,其实说来也简单。

设想一下,一个人怀着失去父母的悲痛,居住在物质极为贫乏的环境之下,他能做的是什么呢?

在贫乏的环境里心自然会沉静下来。

在坟墓边生活,最容易思考的就是生死。

在极端孤独的时候最好的调剂就是捧起书。

所以守墓三年,不仅是修行的三年、更是深造的三年。无论哪个时代的人,只要读三年书,整个人也都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