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螃蟹”的诗句。

如题所述

1、《螃蟹咏》清朝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描写青蟹的诗句,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描写青蟹的诗句,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2、《螃蟹咏》曹雪芹 清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3、第一鲜(螃蟹)胡秉言 八爪带钢钳,横行水域间。生来即显贵,天下第一鲜。
4、唐代皮日休《咏螃蟹呈浙西从事》原文: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5、《螃蟹咏》清朝·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6、《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唐朝·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蓴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7、《咏蟹》唐朝·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8、《咏蟹》唐朝·李贞白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5、《次韵客饷鲈蟹》宋朝·方岳
江鲈淮蟹不论钱,肯到湖边明月船。玉脍雪螯新煮酒,桂花香后菊花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5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咏蟹 /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唐代皮日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先秦荀子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独酌四首》唐代李白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九日水阁》宋代韩琦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拨不断·菊花开》元代马致远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宋代周邦彦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唐代李白

    巨螯蟹角露柔毛,偏旁大小如吴钩。——《食蟹歌》清代黄野鸿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咏蟹》唐代李贞白

    鲰生用字换霜蟹,侍诏将书易雪糕。——《钱王孙饷蟹》明代徐谓

译文:

    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伴着虎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

    训漉酒竹器,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忽见夕阳西沉,纵然酩酊大醉,但仍无计逃愁。

    手把蒲扇,一边摇扇,一边喝金陵美酒,食长江蟹鲜,话离别之情。

    螃蟹的两只巨螯长满了绒毛,像吴钩一样大。

    螃蟹的眼睛像蝉眼,形状像乌龟,蟹脚像蜘蛛脚,横着爬行。

    古时文人大都显穷酸,用字画换钱,想尽办法来食蟹和雪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19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李白。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苏轼。

    《咏蟹》 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咏蟹》李贞白,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中国是吃蟹最早的国家,食蟹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对阳澄湖大闸蟹评价很高,古人把吃蟹饮酒、赋词作为金秋一大趣事,因此也留下了很多描写阳澄湖大闸蟹的诗句,为人们品蟹又增添了几分韵味。又快要到一年品蟹时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人对阳澄湖大闸蟹的赞美之情。

1、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常以诗换蟹:"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团)。“文豪一诗换两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难怪食蟹之后,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感叹。

2、宋代诗人黄庭坚喜食扬州贡蟹,称其物美绝伦,诗云:"鼎司费万钱,玉食常罗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他还谙熟烹蟹之法,认为蟹性寒,宜拌一点姜,并在蟹诗中写道:“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姜橙”。

3、代高似孙诗云:“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无肠贪卡蘖,要将风味与人传。”与其说是诗,还不如说是一条绝佳的谜语呢,吃过醉蟹吗?一只傻螃蟹,竟然爬进了乡村野夫的酒瓮里去了。魂迷酒乡的蟹啊,做了一回大好事,自作多情地为人类发明了一例珍肴—醉蟹,哈哈!“要将风味与人传。”有关蟹的谜语诗还有皮日休的《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把蟹的横行之状跃然纸上。

明代时期:

1、明末哲学家李贽人谓“蟹仙”。且看这位至情之人对蟹的说法,“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曾对螃蟹发出这样的感慨,“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可见其对于自己食蟹之僻津津乐道,乐在其中!不愧为“蟹仙”也!

2、明代剧作家李渔:以蟹为命,一生嗜之李渔在所著《闲情偶寄》中自称以蟹为命,一生嗜之。自上一年螃蟹退市时即储钱以待,自呼其钱为“买命钱”。自螃蟹上市之日起到断市之时终,他家七七四十九只大缸里始终装满螃蟹,用鸡蛋白饲养催肥。他无一日不食螃蟹,因担心季节一过难以为继,还要用绍兴花雕酒来腌制醉蟹,留待冬天食用。

清代时期:

1、代文学家曹雪芹钟情螃蟹,在文学名著《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有生花的妙笔,把大观园中的螃蟹宴和人们吃蟹的形态、方法描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不失神来之笔。

2、《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描写了贵族们赏花吃蟹作诗的情景。宝玉胸有成竹地地先写:“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这时,宝钗说:“我也勉强了一首,写出来取笑儿罢。”诗云:“桂个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示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众人看毕,都说这方是食蟹的绝唱。

历代文人赞颂阳澄湖大闸蟹诗句有哪些?以上内容是对“古人赞颂阳澄湖大闸蟹的诗句”的介绍,其实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诗句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里就不做具体介绍了。每年阳澄湖大闸蟹都吸引了众多的食客前来,那橘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造色、味、香三者之极,想必任谁也是无法控制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喜爱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