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的差异??

虽然知道日式建筑有受中国影响,但想知道中日建筑较明显的差异有哪些

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在设计风格、设计观念、地形因素上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1、设计风格不同

中国建筑样式繁复,装饰精致,布局对称,体现出强烈的等级观。日本建筑样式简洁,追求自然,布局大多不对称。

2、设计观念不同

中国在儒学的长期熏染下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观念。整个社会也因此形成一种严格的礼仪制度,其中等级、秩序是最根本的体现。所以中国的宫殿建筑布局呈现严格的对称,反应等级的建筑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日本主要受到了禅宗的影响。禅对“空”、“寂”、“灭”的追求和原始神道朴素的自然本位的思想使日本人更愿意去发现自然中真正的美,从自然中参悟人生。这种影响也反映在了日本的宫殿建筑中,追求自然,纯粹,无矫饰。

3、地形因素不同

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一带的地势大多是平原,有足够大的区域去建造一座左右对称,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宫殿。而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资源有限,多丘陵。不对称布局使建筑与起伏地形结合,将建筑融入自然之中,掩映在山水之下,给人以空灵之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1
一: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共通处
日本的传统房屋分为几个阶段。古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还包括飞鸟时代以前的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中世纪: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近世则为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飞鸟时代,日本主要受南北朝影响,佛教盛行产生了宗教建筑高潮。其中包括法兴寺,法隆寺,四天王寺。在细节上使用的手法如忍冬叶装饰与我国敦煌的一些石窟采用手法相似。白凤时代,这时期的日本主要受到隋唐代影响。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有日本化的特点过渡。镰仓时代,日本与宋元文化交流密切,这时期的日本留学僧带回了彻底的仿宋式建筑。到室町幕府时代,造园活跃,兴建楼阁成风,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隔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桃山时代出现了日本独特的优秀建筑如桂离宫。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共通原因
在中国建筑设计界有这么一句话,要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能不去日本。有一位建筑师为一座大型仿古社区设计了一座唐塔,很多人看后惊叹,怎么把日本塔搬到中国来了。不得不说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是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的。这种共
通性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了飞跃。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说:“当我们研究日本建筑时,我们发现,正如许多建筑艺术史实中所述,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共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及相似的交通条件。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尽管它存在不少缺陷,但由于适合日本群岛的环境气候条件,仍然被沿用下来。而且日本是一个积极对外开放的国家,除在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它总是在不断积极地吸收他国的优秀技术和文化,使之与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相融合,创造出适应本民族的新文化。
三:中国宫殿建筑与日本宫殿建筑的不同处
我们游览故宫或其他中国古建筑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中多有斗拱、出挑的屋檐,它们一开始都是作为房屋结构的一部分,用以支撑房屋,保证房屋的稳定性,而后来逐渐退化为单纯的檐部装饰或者是等级的象征,如重檐,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适用于不同的规格与等级之下。
第2个回答  2019-05-11
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的异同
1.差异:中国建筑讲究对称,讲究气势,有着明显的王族气息,在周围的环境中很突出,让人一间就注意到。而日本建筑讲究与自然和谐,使建筑融在周围的景色中,构成一幅完美的景色。
2.相同:都是木质结构的建筑,有着坚实的地基。建筑内舒适,建筑周围环绕的风景秀丽。原本在中国古代,就是日本学习中国的建筑之美,所以说日本的建筑上有着浓厚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11
虽然日本在唐朝向中国学习,借鉴了中国唐代建筑的很多建筑特点,但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结合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在很多方面都与唐朝的建筑有着明显区别。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梁架,鸱尾,山面装饰,寻杖绞头,昂头卷沙与遮椽板,这些地方都有细微差别,因为是形态上的曲线略微差异,用文字描述不精准,具体可以用图片进行对照,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11
中国的建筑在八十年代以前的都是工匠精神做的实用而耐用,而之后是以速度建了不少豆渣工程偷工减料昧良心赚黑钱很可耻,日本建筑不论何时都是保质保量确保抵住天灾如地震,日本人时刻存在着危机感对建筑肯定是精碉细琢弄出不世精品,这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亡国也不亡大和民族的精神值的中国人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