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

如题所述

重阳节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期间,传统的节日民俗有敬老、登高、戴茱萸香囊、饮菊花酒等。据说现在人们每到九月九日便结伴去登高饮酒,妇人佩戴茱萸囊,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的桓景跟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矣。'”

每到寒露时节,早晚露水增多,使得气温更低,容易引起人体免疫力下降而染疾,故在重阳节有外出登高远眺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云淡,此时登高望远可使人心旷神怡、舒缓愁思,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的目的。重阳节,民有登高习俗,而人体内之高在颅脑,沿颈椎可拾级登高。

早在西汉时期,《长安志》记载,当时京城中人们都会在九月九日时外出游玩登高观景。在东晋时期,还发生了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记载,东晋时期,大将军桓温在重阳节率领众多幕僚到荆州郊区的龙山登高游玩,并设宴畅饮。

这时,一阵山风吹来,吹落了席间参军孟嘉头上戴的帽子,但他却浑然不知,依然风度翩翩,侃侃而谈。于是,桓温命孙盛作文以戏弄孟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
唐代有个大诗人叫王维。他才十五岁,就一个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一晃两年过去了,在异地他乡,王维十分思念家乡的亲人。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登高远眺。大家在一起,是多么高兴啊!如今却天各一方,不能和他们相聚。兄弟们在登高的时候,一定也在思念着我。或许他们正西望长安,无限深情地说:“不知道王维一个人在长安过得怎么样……”
王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提笔写下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31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