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饮琵琶马上催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如题所述

您好,“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象是: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琵琶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这两句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1、解读其一认为:“葡萄美酒夜光杯”,琼浆玉液盛在熠熠生辉的夜光杯中。多美的酒筵场景。这开篇犹如一下子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为全诗的抒情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发出了催征的声音。欢快戛然而止。

转入诗的最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就是醉卧在这沙场也休要笑我,你看看古来战场上厮杀的又有几人生还呢?

所以有人认为此诗“作旷达语,倍觉悲痛”。甚至是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这样看来全诗所揭露了战争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但是表现出的却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厌战意味很浓。

2、解读其二:这种观点认为后两句与前两句并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顺延关系。其依据是:(1)“琵琶”、“马上”是两种不同乐调。诗中“马上”,是“马上乐”之略。所谓“马上乐”,是“鼓角横吹”的军乐。张骞入西域后传入的。于军旅行中,则称“骑吹”。亦称“马上乐”,后来成为“鼓角横吹”军乐的专有名词。(2)末两句作转折反战解读不符合前两句的豪放的基调,也就是不顺意。所以“欲饮琵琶马上催”应当是:边塞将士正欲欣赏琵琶一类乐器奏出的悠扬乐调,豪迈痛饮,突然远处传来金鼓钲钲、号角齐鸣的马上军乐,这马上军乐,使他们又回到即将出征的现实之中。 “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3)词观点引用了清代施补华的评论,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所以持此观点的认为是因为并不是表现对战场的厌恶,也不是表现悲伤之情。“醉卧沙场”,表现出的是豪放、开朗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这才是与开篇豪华的筵席奠定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3、我认为:两种观点的在对此诗的基本意思的解读上是大致相同的。主要分歧在于:(1)琵琶马上的理解,到底是催征之音还是助兴之曲。(2)“催”字之下对将士来说,到底是催死之意,还是已经习惯了或者是麻木了的军乐。(3)最后两句是厌战悲观还是带有几分“谐谑”的豪迈及视死如归的勇气。但是由于两种解读对前两句的基本意思没有太大出入,所以总结起来看,“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它仍然是开篇以惊艳之句为我们铺开了一场盛大的酒筵:美妙的琼浆装进了夜光玉杯之中,豪迈夜宴开场,这是出征前的狂欢,战士们大约是暂时忘记了战争、忘记了血腥、忘记了思考未卜的命运。虽然有“琵琶马上乐”,管它是催征还是助兴,这一刻都不那么重要了。明天是生是死,是马革裹尸还是壮士凯旋,都抛在脑后。习惯了沙场血战,既有对生死看淡的豪迈,也有一些的无可奈何。
这是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一首前两句,描绘的大意是:在出征边塞的晚宴上,醇香甘甜的葡萄酒,盛满在精美的酒杯,开怀畅饮,而慰问军营的歌伎们也跳起舞,弹奏着激情澎湃的琵琶,为将士们鼓舞助兴,那激情澎湃的乐曲使人热血沸腾,象沙场的号角催人奋进。

(但同时也感到战争的残酷与无奈,这是后话)
浅薄体会,不足请斧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9
在人们眼中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6
奥利给!
正要举杯畅饮听到了噼啪的声音,这意味着,在催人出发征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