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如题所述

1.河流来水量减少,河道断流,湖泊干涸

塔里木河源流进入干流的水量不断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51.79×108m3减少到90年代的42.04×108m3;干流上、中游河段耗水量不断增加,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的12.59×108m3和23.23×108m3增加至90年代的19.29×108m3和26.69×108m3;致使下游区水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13.53×108m3减少至90年代末的2.67×108m3。大西海子以下320km河道从1972年断流达28a,尾闾台特玛湖也相继在1974年干涸,大面积湿地丧失;以水作用过程为主体的生命过程锐减,形成了一道生态断带。塔里木河干流区沼泽地面积20世纪80年代为5.52×104hm2,90年代减少为2.9×104hm2(陈亚宁等,2003)。

2.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衰败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埋深由20世纪50~60年代的3~5m扩大到目前的8~12m。随着下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大面积衰败,胡杨林由20世纪50年代的5.4×104hm2,减少到70年代的1.64×104hm2,90年代又减少为0.67×104hm2。沿塔里木河两岸平原低地分布的以芦苇、甘草和罗布麻为主的草甸植被是沿岸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天然草地。由于河流改道,河水减少或断流,以及滥挖甘草和过牧,使草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尉犁和库尔勒的普惠地区,由于草地缺水灌溉,使草地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草群盖度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0%~15%下降到七八十年代的2%~4%,草层高度由30~60cm下降到15~25cm,可利用的鲜草产量由1095kg/hm2下降到7~14kg/hm2。草地植被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以芦苇为主演变成以盐生和旱生植物为主,有的被柽柳灌木所取代。

3.沙质荒漠化不断扩大,沙尘暴天气增多

从1959~198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从66.23%上升到81.83%,上升了15.60%,成为新疆沙质荒漠化发展最为强烈的地区(王让会等,2002)。铁干里克灌区的34团,20世纪60年代耕地面积0.7hm2,随着下游生态的恶化,沙进人退,目前耕地仅有0.38hm2。35团地处风头水尾,是严重的沙蚀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干旱和流沙吞没垦区边缘连队农田、房屋,35团撤除了7个连队,放弃耕地0.3hm2,占60年代耕地面积的一半。阿尔干地区从1959~1996年,沙质荒漠化面积由1371.22km2增加到1494.29km2,平均每年以0.24%的速度扩展。穿越绿色走廊的218国道已有137处受到沙害侵袭。下游库姆塔格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呈合拢态势(程同福等,2003)。与此同时,浮尘、沙尘暴灾害性天气显著增加,成为塔里木河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区。

4.水质污染加重,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塔里木河在1958年还是一条淡水河,河水的矿化度小于1.0g/L。目前,干流上游阿拉尔的年均矿化度达1.85g/L,中游1.37g/L,下游1.34g/L。每年平均接纳灌区排污水约6.3×108m3,接纳溶解性总固体的总量约为835.30×104t(陈亚宁等,2003)。水质盐化主要是由上游灌区的洗盐排水所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期,灌区的余水和农田洗盐排水多滞留在洼地中,很少流入河道。70年代后,随着灌区排水工程的建设,大量农田洗盐排水在没有得到治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塔里木河,导致河水水质盐化不断加重。同时,因上排下灌,使上游已被排出的污水又在中下游带进灌区,形成盐渍化污染循环,加剧了缺水危机。

5.野生动物减少、濒危或灭绝

塔里木河沿岸由于水草茂盛,给野生动物提供了采食、饮水和隐蔽的原始环境,所以成为荒漠地区野生动物的栖居地。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原来栖息于林灌草甸环境中的新疆虎已灭绝,野生双峰驼、野猪、塔里木马鹿、塔里木兔及鹅喉羚的数量不断减少。塔里木河原有土著大头鱼已处濒危状态。据调查,野生双峰驼数量总计已不超过200峰。塔里木马鹿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孔雀河及塔里木河中下游达1.5万头,90年初已下降到

2000~3000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