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怎么做

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怎么做

一般来说,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并没有太大区别。成本会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点: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 控制生产成本

扩展资料:

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分析企业周围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充分掌握正确的信息,完善情报体系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

同时改善企业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是改善企业成本计划的重要条件。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按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定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分期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组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

参考资料:成本会计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一般来说,成本会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点: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 控制生产成本。
最主要的还是认真点,多思考,多提问,向有经验的会计学习。(一)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   
1.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归集和分配;   
2.做记账凭证并登账;   
3.月末对费用进行核算;   
4.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并上报经理。  
(二)进行公司的成本分析   
1.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
2.成本分析报告。  
(三)负责公司的固定资产账   
1.负责每月提取折旧;   
2.负责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账务登记;   
3.新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   
4.年终汇总。 (四)负责总账的一部分   
1.汇总总账,进行试算平衡;   
2.与明细账的核对。  
(五)负责应付账款往来核算  
1.接收原材料入库单、销售发票,核算、审核付款清单和各种应付账款,审核各项记录;   
2.审核各业务部门转交的发票及单据;   
3.登账,记账。  
(六)负责国内销售应收账款往来业务核算   
1.核算各国内销售客户应收账款和记录,   
2.凭发票登记,记账;   
3.定期与销售人员核对销售明细及监督汇款。  
(七)负责有关报表的报送工作   
1.每十天报送给总经理银行存款余额明细;  
2.月底向部门经理报送本月销售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和费用分类、罚息明细给销售部;   
3.月底报外销部外销回款统计。(八)现金与支票管理  
1.保管单据(支票、支票报销单、支票申请单、收据等)、财务专用章及现金;  
2.填写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及汇款凭证;  
3.办理汇款、取现和支票转账手续;    
4.办理国际收支申报手续;  
5.每日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与结算;  
6.开立还款收据、交款收据及客户回款收据;  
7.初步审核现金报销单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办理现金报销手续。  
(九)财务档案的整理、装订  
(十)完成上级委派的其他任务 成本会计核算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你看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略。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将该账户的本月累计发生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两遍以上。
约当产量法,略。
分配后,做: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6

一、 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二、 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三、 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

1、 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

2、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 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二)月底

1、 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 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3、 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4、 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 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

1. 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方法

1、 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2、 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关键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企业的业务和财务完美的相结合起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一、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二、一般流程: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

三、基本资料收集:

    《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

    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

    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

    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

四、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

    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1-23
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经营,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并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流程。做一个成本会计要熟悉以下工作内容: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1、熟悉工作所需要的系统或软件

不同的公司可能使用的系统或软件也就不同,那么需要在短时间熟练掌握公司的系统或软件,入职前期非常关键,该加班要加班,让领导看见你的学习力,留下一个好印象。

2、熟悉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和办公部门

企业的各种活动都会产生成本,所以只有熟悉整个企业的框架结构,核算成本时才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能够准确的知道资金的流向,工作汇报时才能更加的有条理。

3、熟记公司的成本核算制度

每个公司有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熟记公司成本核算制度,能够少走很多的弯路。然后就公司的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并将各个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报表的制作及相关的凭证的核查。

想学习更多的成本会计可以到正规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恒企教育根据企业、学员需求,结合当下最热门的高薪行业,详细剖析真账,培养学员一技多用的能力,开拓思维,为学员打造扎实的实操技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