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经历的道德类型,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分类的具体内容是什

如题所述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把道德分为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共产主义社会道德(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对道德历史类型的科学划分,有助于全面考察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各个阶段上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1、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指与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道德历史类型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道德类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形成的道德特征是:

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把无条件服从和维护共同利益视为神圣义务;全体成员之间自由平等、团结互助;道德观念简单、贫乏;道德调节范围狭隘,主要通过风俗、禁忌、传统和宗教仪式来进行。

其中风俗习惯是维系原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始社会道德具备两重条件,既有素朴、美好、高尚的一面,又有血缘群婚、氏族复仇和食人之风等消极的一面。

2、奴隶社会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是指道德历史类型之一。与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的道德。人类社会首次由对立体系所组成的道德。奴隶社会是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两大对抗阶级;此外,还存在奴隶主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从而产生相互对立的道德体系。

其中,奴隶主阶级道德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特征是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提倡等级尊卑、男尊女卑和男主女从。而奴隶阶级道德则以反抗非人虐待,争取人身的自由解放为主要内容。

这两种道德的相互对抗和斗争,是奴隶社会道德总体的主干同时,平民与贵族道德上的对立,也是奴隶社会道德矛盾的一个方面。平民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赞美劳动,反对贵族的掠夺和贵族的等级统治奴隶主阶级思想家对本阶级逍德加以论证,提出许多道德范畴、命题和观点,并建立起伦理思想休系,以调节经济、政治和义化生活。

从总体上看,奴隶社会的道德体现了生产力和人类义明的发展,基木铲除了原始社会杀死俘虏、食人之风和群婚等野蛮的社会陋习,体现了道德历史进步特别是奴隶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道德理想和实践,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3、封建社会道德

封建社会道德是道德历史类型之一。与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封建社会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对抗的阶级,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和生产资料,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阶级的劳动在道德关系上,封建、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

由此形成的封建社会的道德特征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及其特权:借助宗法礼教或教会,使道德规范化、神秘化;道德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道德占统治地位,它一方面调节本阶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用以欺骗、麻痹农民阶级,使之成为忠顺的奴仆。

与此相对立的农民阶级道德则尊重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不断为人身独立而斗争,并发扬了勤劳、节俭等美德。

4、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是指道德历史类型之一。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以剩余价值形式剥削无产阶级的劳动;而无产阶级除自身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由此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对立的道德体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特征是:推崇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道德内部矛盾加剧,道德调节功能减弱,道德危机日益严重。随着私有制关系的最后消灭,资产阶级道德必将日趋没落,无产阶级道德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取代资产阶级道德而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5、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道德类型。与一切剥削阶级道德和其他阶级道德有本质区别。1920年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一词,并对它的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论述,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

它“是为人类社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劳动的剥削服务的”(《列宁全集》第39卷第301、306页。此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广泛使用这一术语。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历史类型,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它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于自为阶级的无产阶级中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

扩展资料

社会道德内容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第2个回答  2019-12-24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经历的道德类型,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分类的具体内容是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