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解释有多么重要呢?

如题所述

倾听孩子解释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益处,不但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他时刻处在被关心、被在意的欢乐氛围里,身心都能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听孩子解释,甚至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很有可能会造成他内向、自闭的性格,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分享内心真实的想法,长久的活在虚假的世界里。

不管做对还是做错了事,孩子都会想要把他的想法分享给父母,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谅解,这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认真的倾听,认同孩子当时的感受,不要评价事情的好坏,对于好的行为,可以积极鼓励,而对于不恰当的行为,要心平气和的指出,并告诉他事情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注意要把不同的选择呈现给他,让他来做决定,父母只给予适当的引导。这样,孩子既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与关心,还会继续不时的把他内心的想法告诉父母,因而变得更加外向,更愿意与别人交流、相处。

想要清楚的对外表达,孩子需要不断理清自己的所思所想,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烂熟于心。就好像跟父母解释这件事,在解释之前,孩子需要整理自己的思路,策划好内容的先后顺序,让整个解释的逻辑更加清晰,说服的过程更加容易。

通过多次解释与被倾听的实践,孩子会变得更容易抓住事情的本质,提炼事件的主题,这对今后的读书学习工作处事都有莫大的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8

有一位青春期的家长诉苦说,自己的孩子现在特别不愿意跟自己沟通,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有时候我们大人才说两句话,孩子就特别不耐烦摔门又关进屋子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父母常常没有意识到倾听孩子诉说的重要性。孩子一旦有问题,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产生沟通困难的问题,甚至还会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长此以往,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倾听孩子呢?
第一、放下说教权威的身段,尊重孩子的说话权利。
倾听这个词很关键在于“听”字,认真的发自内心的倾听。家长在听的时候一定要放下自己时刻想要说教的欲望,只做到单纯的听就好。别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可是很多家长真的做不到,动不动就打断孩子,不让孩子把话说完。试想,当作为成人很想倾诉事情,但是总有人会打断你的思路的时候,你还会有说下去的欲望吗?所以,家长要从简单的听开始练习做起。

第二、学会使用语气词、使用共情式(反射式)倾听。当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了开始认真听孩子说话的心理状态后,孩子就会开始慢慢的愿意表达他的想法。到了这个阶段,在互动中我们可以简单的用一些语气词回应孩子,比如:“是嘛,对哦,不错,嗯……”等等这些不带有评价式的回应。另外还可以用到共情(反射式)的方式来回应孩子,比如可以使用这些句型:“看来你…..(情绪/感受),当你…….(事情)的时候”“看得出你……..(感受),因为…….(事情)。”“关于/对于……..(事情),你……(感受)。”使用这些句式要求充分尊重和关注对方的内容和感受,使用你自己的话复述要点,让孩子知道你真的听明白和理解了他的内容或感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放下芥蒂的跟我们倾诉。

       心理学专业亲子讲师,陪伴您一同成长。微信公众号 ID:qzjslh

第2个回答  2018-03-05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习惯性对孩子进行否定,他们总是以自己的感受来考虑问题,忽略孩子的感受,使得孩子内心感到沮丧、愤怒,使得自己和孩子越走越远。要想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倾听孩子解释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帮助孩子清楚认识自己内心的想法

当孩子遇到问题,给我们抱怨或者倾诉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不要急着下结论、给建议,因为孩子所面对的问题你可能已经清楚了,但孩子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感受我们还不清楚。这时候,我们应该压制自己急于表达的冲动,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和孩子产生共情。这会让孩子感到安慰,感到我们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更容易集中精力,应对所遇到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

我们大人在面对孩子不同的情绪的时候,倾听时,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当面对孩子的正面情绪时,我们需要正面回应,而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我们应该抛弃以往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而应该通过倾听孩子,来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愤怒、抱怨和伤心。只有我们接受孩子的时候,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才会得到释放,孩子才能学会释放他们的压力。这在他们以后成长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正确的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0-26

我带着小树在朋友家做客。

小树拿起餐桌上一块菠萝蜜,欲要往嘴里塞。朋友家的女儿见状,要过来夺,很大声地喊:“你不能吃!”

一个要吃,一个不许吃,两个小孩拉扯在一起。

大人见状,赶紧过来,劝姐姐给弟弟吃。

姐姐就是不让。姐姐说:“这是我爸爸吃过的!”

大人还在说:“没关系的。”

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我问:“婷婷,是因为你爸爸吃过了所以小树不能吃了?”

“是啊!上面有我爸爸的口水。一个人的口水不能到另一个人的嘴巴里的,不然那个人会生病的!”

“哦!我明白了。你是担心小树吃到你爸爸的口水会生病呀?”

“嗯,是的呀!”

02▼

早春二月的上海还很冷,我不得不把露台的玻璃门紧闭。

刚关好,伟博就把门打开。

我又关好,他又打开。

我跟他说太冷了,要关门。他不肯。

我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把门打开呢?他回答,这样我能看见爸爸的车,爸爸回来时也能看见家里的灯光。

03▼

岸见一郎先生的《不教养的勇气》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四岁时妹妹出生了。

有天晚上,儿子和我太太一起下楼上洗手间,女儿因为看不见妈妈,突然大哭了起来。

不久以后,上完洗手间的儿子先上楼,爬楼梯的时候发出很大的声音。

由于楼梯正下方是我父亲的房间,当时大约是晚上十点多,父亲已经入睡,因此我请儿子把脚步放轻一点。

结果儿子说:“妹妹听到爬楼梯的声音,以为是妈妈来了,就不会再哭了。”

如果不听孩子解释就去责备孩子,亲子关系不会好。不管是什么状况,孩子言行的背后一定有某种原因,请父母冷静下来,找出他们好的动机。要做到有点难度,但是只要父母对于自己的情绪有觉察,然后有意识地冷静下来,找到孩子真正的目的,对孩子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亲子关系也一定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