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宇和王鹤棣谁演的宁缺更贴合原著人设?

如题所述

《将夜2》完结之后,心中藏有诸多遗憾,即便是小编之前没看过原著小说,但对于《将夜2》依然还是喜欢不起来,并不是因为演员演技方面的问题,而是剧情方面的不认同。

怀念追《将夜1》,每个更新日心心念念的守在电脑屏幕前,回想起当初的那份虔诚,如今依然把自己感动得泪目。

带着心中的这份遗憾,以及最近被禁足家中的契机,抱着浪费时间就浪费时间的态度,开始用手机上的听书软件听起了猫腻的长篇原著小说《将夜》。

小说开头的部分,描述了道、佛、魔三宗的天下行走齐聚荒原的场景,那一段对蚂蚁、人、老鹰的描写,简直让人拍手叫好。一直传说猫腻的笔法细腻,而《将夜》又是在猫腻鼎盛时期所著,小说开头的部分写得,让我这个每天在键盘上码文的小编都萌生敬意。

因为,最近看的宁缺,都是王鹤棣的版本,所以关于陈飞宇版本的印象,其实是王鹤棣版本宁缺的记忆后一层。所以,如今重温原著小说,再次评价两个版本的宁缺,先入为主的陈飞宇和近水楼台的王鹤棣都有各自的优势。

虽然小编目前才听到宁缺在红袖招杀第一个仇人那段戏,但小说塑造的宁缺形象,基本已经重新牢牢的刻在脑海中。

宁缺是一个怎样的人?

宁缺小时候住在京城的宣威将军府,因为被陷害,遭到满门炒作。他从府中逃了出来,后来捡到了桑桑,宁缺背着桑桑进岷山,闯渭城,入军籍,杀马贼,筑战功,然后考书院。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宁缺本来因该是家庭富足、肌肤如玉的少年郎,如今却成为了脸上雀斑、 嫉仇如恶的砍柴人。

电视剧中塑造的宁缺,多多少少都有些英雄气质,面对仇人会第一时间拔刀,即便没有丝毫胜算,也会义无反顾的把刀口朝着敌人的头上砍去。

其实小说中的宁缺,与其说他是少年得意、英气焕发,还不如说他是贪生怕死、身怀绝技。这绝技就是他让人震惊的箭术和背上的三把钢刀。

在渭城的日子,除了去苏碧湖杀马贼攒军功,从而增加自己考书院的筹码,其余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想操心,除了桑桑和手刃仇人,以及反反复复看那本折旧的《太上感应篇》,其余的事他也重来不关心。

至于可能会掉脑袋的差事,他更是唯恐避之不及,为了向公主队伍中的修行者讨教,他才愿给公主当向导。而在预料到可能会有危险时,他和桑桑更是把帐篷扎得离宿营地很远,准备好了时刻拔腿就跑。

所以,原著中的宁缺,并不是什么真正的英雄,他只是做到了“恩必报,债必偿”。他完全没有所谓英雄的正义凛然,面对无来由的危险,他更是有点怕死。当然,也可能正式因为这种,把自己性命看得十分重要的惜命精神,才让宁缺和桑桑走出了渭城,走出了岷山。

宁缺刚到都城时,虽然不过十五六岁,小说里的描绘其实并不成熟。桑桑和宁缺其实是很好的互补,虽然两人也都还未成年,但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两人总是互相提醒。比如宁缺故意逗趣的时候,桑桑总是一本正经,而宁缺哄桑桑,说给她买水粉的时候,宁缺又像个大人,而桑桑则又变成乖巧的小女生。

陈飞宇确实演活了宁缺

所以,带着小说中的这个形象,再来看陈飞宇和王鹤棣的刻画。显然陈飞宇更加符合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不夸张的说,陈飞宇确实演活了宁缺这个角色。

小说中的宁缺,其实是一个目的驱动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毕竟悲惨的童年遭遇,早就剥夺了他可以随意蹉跎时光的权力,所以宁缺的骨子里不是爱,而是恨,是对仇人的恨。

所以真正的宁缺,又怎么可能潇洒恣肆呢?因此,总结下来,陈飞宇版的宁缺更加的隐忍,更加的符合原著中的人物设定。所以,才会有如此多观众说,陈飞宇演活了宁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6
他们两个的演技都很不错,但是要说更贴合原著人设的话我会觉得是王鹤棣,因为王鹤棣的形象上就比较符合宁缺这个角色,其次他也是比较能够放得开,性格更多变的
第2个回答  2020-05-12
我认为王鹤棣演的宁缺更符合原著的人设,是一种比较机灵开朗的一个人。
第3个回答  2020-05-12
陈飞宇版的宁缺更符合原著一些,原著中的宁缺更加真实一些,也会趋利避祸,而陈飞宇的更加符合小说中的设定。
第4个回答  2020-06-21
我不在乎谁是猪脚。但是可不可以把叶红鱼,七师姐,李渔还给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