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老湾金矿田()

如题所述

老湾金矿田位于桐柏县鸿仪河乡。呈北西西向展布,长23公里,宽0.8—1.3公里。已发现上上河、老湾、后棚3个金矿床。

矿田地层为中元古界信阳群,构造为区域性韧性剪切带,金矿分布于两大线型强应变带之间的弱应变域中。

金矿矿体分为似层状和脉状两种。似层状矿体是主体,属蚀变构造岩型,矿体长30—600米不等,受韧性剪切带中再度脆性构造控制,平均品位3—8克/吨。脉状矿体规模小,斜切地层,属石英脉型,品位3—10克/吨,局部较富。

老湾金矿田没有古代采冶遗迹。1971年夏,省区域地质测量队潘在成等在该区西拐湾村东北发现一条长10米的石英脉。采了两个拣块样。其中一个样的分析结果,含金达364.8克/吨,银300克/吨。这一重要发现,为后来在老湾一带开展金矿普查提供了信息。

1974年5月,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地质八队根据区域地质测量队提供的信息,由李俊生等到西拐湾进行踏勘。在西拐湾东山梁及山坡上发现多条褐铁矿化石英细脉和网脉,取样分析每吨含金数至数十克,认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1975年地质八队派赵振家,贾海清等人组成普查组,对老湾一带开展金矿普查工作。经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普查,虽然发现了很多石英脉型小矿脉,但规模都不大。1978年初,提交了《老湾金矿普查地质报告》,估算金储量51.6公斤,银186公斤。

1979年,由于国家对黄金的急需,省地质局安排了老湾一带继续进行金矿普查的任务。此时,由于地质八队其他任务紧,省地质十二队派崔郑和等人继续老湾金矿普查。1981年体制改革后,地质十二队更名为第四地质调查队。1982年秋,第四地质调查队任命由原地质八队调来的赵振家为分队技术负责。经过几年普查,艰难地探索,积累了不少资料,将金矿点扩大到小型矿床规模,特别是已经发现了层状矿体,初步认识到该类型矿体在深部有远景。1985年提交了《老湾矿区金矿普查报告》,计算金远景储量1.912吨。但是,由于对该区在金矿类型和成矿特征方面没有掌握,老湾金矿勘查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5年5月,第三地质调查队于贵田、王有明等人因承担豫南地区金矿资源总量预测任务,到老湾地区踏勘。发现老湾一带金矿不只是石英脉型,而且有蚀变构造岩型,认为有找矿远景,便于5月10日写了一份《关于在桐柏地区普查找金矿的建议书》。建议得到队领导重视。1985年底编写了《老湾—鸿仪河一带金矿地质普查设计书》。

1986年,第三地质调查队、第四地质调查队和有色勘探公司地质三队均先后进入老湾一带工作。这是在对老湾金矿矿床特征有了新认识和当年开始实行黄金储量承包,各队都对黄金勘查倾注极大热情的情况下发生的。鉴于上述情况,省地矿局总工程师罗铭玖率工作组在信阳对地质三队,地质四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及工作区划分,决定自西而东,上上河矿床由第四地质调查队勘查。老湾(包括后棚)矿床由第三地质调查队勘查。杨庄一带由有色地质三队勘查。

第三、第四地质调查队的再次普查,以构造蚀变岩型层状矿体为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1988年上上河和老湾矿床储量均已达中型矿床规模。两队矿区地质工作先后由刘本军、王细芳、王国敏等负责。此时,为了更好地协调两队的工作,进一步加深对矿田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由于贵田、赵振家等组成了老湾金矿带1∶1万成矿预测研究组,并由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配合开展专题研究。1990年底提交了《桐柏县老湾韧性剪切带大比例尺金矿成矿预测报告》。通过工作建立了老湾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划出了成矿预测区,提高了矿田研究程度。至1992年,上上河和老湾控制储量均已超过10吨,都转入了详查。

老湾金矿田经近20年工作,反复数次,终于取得了突破。表明对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的不断深化,对探明一个矿床是有重大意义的。

随着勘查工作的进行,老湾金矿也得到开发。1977年就有乡办矿山问世,1981年后主要由县黄金公司经营,1988年后桐柏大河铜矿承包经营。现已建成一个3000吨浸场、一个300吨浸池和100吨/日的选厂,已形成年产黄金140公斤的能力。1992年,老湾金矿又交由银洞坡金矿经营,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能力,以期1994年达到年产黄金超过300公斤的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