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英年早逝的有哪几个?

都是谁?

三国时期,人们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不好,再加之当时的人们穷困潦倒还喜欢打架,打伤了有可能伤口感染就一下子过去了。但是就是这样生活环境下人们的正常年龄也要到50岁左右,不到50岁的话基本就是属于英年早逝了,那《三国演义》里面早逝的这些人都有谁呢?第一位孙策26岁,第二位太史慈41岁。

孙策:孙策的大名不用说了吧?孙权的长兄,孙坚的长子,在《三国演义》中的名号叫做“小霸王”正是这样一个小霸王,最终在狩猎途中被刺客所伤,一命呜呼。

太史慈:这也是个名人,小时候学习的课文里面还有他讲的话呢。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意思就是人马上就要死的时候,说的话都是好话,人也变得出奇的善良。鸟在要死的时候就是叫声都是悲惨的。

这两位其实都没有超过50岁,基本上都是属于英年早逝类型的,十分可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谢邀。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恐怕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英年早逝的人物太多了,比较知名的就有庞统、孙策、曹冲、马超等人,不知名的则有司马攸、诸葛乔等。今天子渊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最可惜的英年早逝者——孙策。事实上,孙策若非早亡,或许可为天下共主。

▲孙策剧照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生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一生功绩仅用一句话便可概括——拾父之遗愿,开江东霸业,定天下三分之基础。说起来,孙吴政权的开朝之祖当为孙策,孙坚死得太过突然,还未留下什么基业,孙策以弱冠之年投靠袁术,借兵平定江东。大家都知道,从0到1最为不易,比从1到100更难,然而孙策一生却完成了孙吴政权从0到70的功绩,其能力可想而知。不过若是仅仅有此功绩,孙策亦无法获得“若非早亡可为天下共主”的评价。在笔者看来,孙策还拥有五方面的优势。

▲汉高祖刘邦剧照

首先,在元朝之前,拥有良好的出身和离奇的出生方式,几乎就成功了一半。凡是成就霸业者,至少占其一,比如汉高祖刘邦,乃是“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些传奇身世的出现,乃是帝国开创者力图为新生政权找到合法性,其中上天和神灵最为权威,因此就会往这个方向攀附。当时许多诸侯的出生都很平淡,也没有什么离奇之处,然而孙策就不一样了。“吴夫人梦怀日月而生孙策、孙权”,因此孙策拥有成为天下共主的第一个条件——离奇的出生方式。至于其出生,孙家为吴郡富春的有名望族,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便有其父,孙策出身亦为当时一流。

▲三国时期战争场景绘画

第二,建立新政权的天下共主几乎都有赫赫战功。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都是通过亲身征战或派兵攻伐的方式获得江山。相比而言,孙策的战绩可与后来的太宗李世民媲美。孙坚暴毙后,十七岁的孙策领兵逐鹿天下,鲜有败绩,出道开始先破祖郎,后击溃严白虎,投袁术,生得祖郎又夺庐江、渡江东,灭刘繇据扬州,伐袁术立江东,北攻陈登、西讨黄祖,一生二十六年中有大半岁月都在战争中度过,无愧“小霸王”之称。孙策若不早夭,按照其攻伐速度,荆扬二州必入其手,那么吞并天下必然可期。

▲孙权及张昭剧照

第三,孙策知人善用、求才若渴。三国时期名士如云、名将如雨,蜀汉和曹魏政权囊括了天下良臣名将近八成,剩余两成才在江东。细数孙权时期的孙吴名将,唯有程普、黄盖和太史慈可为上将,名士仅有周瑜、鲁肃和二张可为一流。一方面,孙权能守孙吴基业数十年实属不易,但更令人叹息的是,这些名士猛将中有大半都是孙策当年招募发掘的。孙策受父遗荫,得到黄盖和程普两位猛将,年轻时遇周瑜结为兄弟,后拜张纮如鱼得水,伐刘繇三降太史慈。此中波澜反映出他的求才若渴、知人善用,在任用人才方面,孙策不弱于曹刘,当得上“开国之君”的标准。

▲隆中对策剧照

第四,孙策胸怀大志,内有乾坤。纵观历史,雄主必胸怀壮志,同时有着明确的创业蓝图。三顾茅庐与隆中对的故事,世人皆知,然而客观地说,刘备固然胸怀天下、知人善任,礼贤下士且仁爱苍生,奈何自身能力不足,只知道要创业却不知如何创业,全凭他人指点,最终抱憾崩逝白帝城。反观孙策,同样也有类似的“隆中对策”。昔有扬州名士张纮,因丧母居江州,孙策得知几次拜会,与其诉说心中之志:“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雠雪耻,为朝廷外藩。君以为何如?”

▲袁术剧照

不难发现,孙策的境界比刘备高了无数个档次。他有明确的目标和较为可行的实现途径,而且目标还不像刘备那么“远大”,他的规划是找袁术借兵,再招募收集其父孙坚旧部,占据江东后,为父亲报仇,谋求成为朝廷藩王。张纮听完,则指正孙策规划中的问题,明确告诉他一旦占据荆扬二州,就可以准备逐鹿天下。时年十七岁的孙策在张纮的帮助下,点燃了逐鹿天下的野心,此时曹刘尚未成事,二袁共占半数天下。在孙策去世之前,他已攻占扬州,若不早亡,攻伐荆州时则无人可拦,与张纮之对已成一半,天下可谓唾手可得。

▲扬州刺史刘繇剧照

第五,孙策仁爱敦厚、胸怀宽广。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大败刘繇,刘繇逃到丹徒积蓄势力,孙策入曲阿。由于此时孙策名声不显,百姓听说孙郎兵到皆是胆战心惊,官长们丢弃城池,“窜伏草莽之中”。后世看到这段记载,会认为这是故意夸张,其实不然,古代屠城之事屡见不鲜,纵兵抢劫更是比比皆是,有道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三国时期各路诸侯为了竞争,都是不遗余力地搜刮财物以充军费,手下兵丁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也就是奔着开城后能够抢夺财物去的。唯有孙策不然,此举足够称为仁爱。此后,孙策又贴出告示,明确表态——刘繇、笮融的乡人和部下来投的,一概不问过去,愿意从军的可以从军,并免除全家赋税徭役;如不愿从军,绝不勉强。对于仇敌旧部,此举彰显胸怀宽广。仁慈爱民与胸怀宽广,乃是帝王皆有之品质。

▲吴主孙权及蜀主刘备剧照

说至此处,便不难发现,孙策最拥有成为天下共主的潜力,有刘备之仁而自身能力杰出,有曹操之雄心而品德端正,有孙权守成之能而善于开拓,有吕布之勇武而胸怀韬略,有袁绍家世渊源而谦逊识人,此等天下一等一之人,奈何最终早亡。掩卷合书,只能长叹一声,莫非真是天妒?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江表传》

第2个回答  2019-10-21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人才辈出,有才之人多的数不过来。不过,要说顶级人才,像诸葛亮、贾诩、荀彧那样的,那就不可多得了。而要是英年早逝,还没来得及为国家多做贡献,那更是大损失了。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就各自损失了三个英年早逝的人才,他们分别是郭嘉、庞统、周瑜。
第3个回答  2019-10-21
吕布。《三国演义》十九回吕布便“英年早逝”,尽管吕布的人生短暂,但生活却十分丰富多彩。也是特别的可惜。
第4个回答  2019-10-21
三国演义英年早逝有典韦,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死时大约35岁左右。
相似回答